论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5-10-08 01:16
导读:3.1 将信贷资金纳进预算治理体系 目前,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非偿还性资金和偿还性资金。非偿还性资金指财政拨款和事业收进等;偿还性资金是指
3.1 将信贷资金纳进预算治理体系
目前,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非偿还性资金和偿还性资金。非偿还性资金指财政拨款和事业收进等;偿还性资金是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需要用非偿还性资金来偿还,并要负担资金本钱,具有偿债风险的那部分资金,如银行贷款等。固然银行贷款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进在资金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都属于高校资金来源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将银行贷款的治理也纳进到高校的预算治理体系中来。固然目前高校财务制度不答应学校将“负债经营”和“赤字预算”的思想引进学校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之中。但是扩招以来,在校学生大幅度增加,学校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矛盾愈加突出,各高校为扩大办学规模,在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收进不能满足学校基本建设对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与银行建立“银校台作”关系,从银行获得贷款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融资“瓶颈”题目,已实实在在地产生了负债。
3.2 引进市场机制
集中采购是指单位或机构为了满足开展自身公务活动的需要,通过公然招标、公然竞争的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实在质是将市场竞争机制与财务支出治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该项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集中采购制度是政府采购制度在高校内部的延伸,是市场竞争机制与财务支出治理的有机结合,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进步采购效率,有利于强化财务支出治理与控制,硬化预算约束,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内部治理功能从治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高校每年用于设备、仪器采购等公用性支出金额巨大,以前,商校都是实行分散采购,各个院、系、部分需要什么东西,随时都能从市场上买回来,这种采购缺乏同一性和规划性,通常会多花钱、所购产品质量不高、售后服务不好,进而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不高以致闲置浪费等题目,给学校资产带来很大损失。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3 拓宽高校经费张罗渠道
高校应建立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增加收进是防止高校出现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传统的教育都是由政府承担若办学义务,办学经费几乎全部来自拨款,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从1998年到200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呈上升趋势,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60%左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进,尤其是2006年两会精神,教育投资逐渐转向中西部地区和中
小学教育,政府未来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不会有高速增长,所以,高校应树立“大众化”筹资观念。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已经或逐渐形成多渠道张罗资金的格式,但很多高校对财政拨款的依靠程度还是非常高,2005年教育部所属高校财政拨款占收进的比重为67%,多渠道张罗资金对大多数高校来说,仍然是财政拨款加学费、住宿费收进。
3.4 进步财会队伍素质和财会信息质置
建立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过硬的财务治理队伍,是高校进步财务治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的基础性工作。财务治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治理职员依法理财,遵守财经纪律、法规,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教育,切实增强其爱岗敬业、当家理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的学习、沟通、交流机制,创造共同学习的环境,树立团队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培育使个人学习与部分改革需要相适应。要加强业务
培训的力度,进步其财务分析能力、财务控制能力、掌控大局和依法理财的能力。通过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创新,使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财会部分的工作绩效得以迅速提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 结论
面对目前高校出现的财务风险,一方面国家要加大高校的财政投进,另一方面高校要切实做好各种财务风险的防范,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贷款治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高校的债务治理,高校的财务风险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高等学校也会得到顺利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