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经济后果的影响务管(2)
2015-12-12 01:09
导读:(2)会计制度的作用。会计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经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促使会计职员生产和提供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制度具有
(2)会计制度的作用。会计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经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促使会计职员生产和提供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制度具有多重功能,在会计规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还有诸如会计制度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功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在社会伦理道德中的功能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4.会计准则同会计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会计准则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公司财务报告的接受者如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影响。面对不同信息内容的财务报告,股东将会做出不同的抉择。二是对搭便车者的影响。在公司财务报告公然后,那些并不是公司法定财务报告的接受者,可以无代价地取得公司报告信息。三是对报告公司自身的影响。报告公司为了取得市场的正面评价,而选择使得财务报告更“漂亮”的经济行为。
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的兴起及评价
1. 经济后果的兴起。“经济后果”学说出现在20 世纪60 年代,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经济后果学说代表了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
会计准则本身含有直接的经济后果。单纯从外表形式来看,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从经济内容看,不论凭证、账簿和报表,作为信息载体,其数据都代表不同的经济内容。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有相当部分直接受到这些“数字”的影响。比如:通过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利润的高或低,将会直接影响利润分配。从会计系统来看,协调或分配职能的公道履行与否,主要取决于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是通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实现的,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则是会计准则直接产生的经济后果。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微观经济后果。微观经济后果的直观表现为会计准则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的会计政策实现的。会计政策会对企业的会计报告产生影响,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天生不同的会计报告,不同的会计报告又会对相关利益团体的经济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能会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所以会计政策选择会影响到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因而会改变相关利益团体的决策行为,并使决策结果产生变化。
(2)宏观经济后果。宏观经济后果是会计准则直接产生的,在宏观层面上对社会本钱与社会效益产生的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会相应地增加社会本钱,包括制定和实施准则的机构运行本钱以及准则制定者的决策失误给社会带来的间接本钱等等。会计准则制定过程
政治化.因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产生了剩余控制权如何安排题目,由于企业的治理者终极享有了会计上的剩余控制权,也就相应地增加了剩余控制权的监视本钱。会计准则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会计准则所增加的社会本钱和增加的社会福利,目前仍然是无法判定的,准则的制定无法只依靠本钱——效益衡量,需要在经济之外立足于政治程序予以解决。
2.对经济后果的评价。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所以不存在即完美又公允的会计准则,很多从理论上看似能够导致“真实而公允”表露的会计准则,往往施行困难。赞成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研究者们,一般回避提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框架,而只是就事论事,具体讨论某一准则的经济后果题目。 制定的准则只能代表制定机构的主观愿看,因此,当新准则影响企业上市、配股、治理者报酬,或者治理当局的控制权受到影响时,治理者就会千方百计地钻准则的漏洞,或采取粉饰、做假等消极行为。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
大学排名 3.政治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影响。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所以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会影响到会计信息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而是各方利益关系的调节器。不同的会计准则势必天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决定企业利益关系团体的利益分配格式。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导致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格式发生变化的经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