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企规范化建设中内部控制的思考务管理(2)
2016-04-03 01:05
导读:● 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确定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保证财务活动
● 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确定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保证财务活动的正当性,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 第二步,找出与控制目标相关的业务流程,整合控制流程。内部控制流程是指依次贯串于某项业务活动始终的基本控制步骤及相应环节。由于控制流程通常同业务流程相吻合,因此,往往找出与控制目标相关的业务流程来设置各个控制点。当企业的业务流程存在控制缺陷时,则需要根据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加以整合。 第三步,确定关键控制点。实现控制目标,主要是控制轻易发生偏差的业务环节。这些可能发生错弊因而需要控制的业务环节,通常称为控制环节或控制点。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决定全局成效和控制点,对于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为关键点。 第四步,确定控制措施。控制点的功能,是通过设置具体的控制技术和手续而实现的。这些为预防和发现错弊而在某控制点所运用的各种控制技术和手续等,通常被概括为控制措施。 第五步,以流程图或调查表的形式描述内部控制。对于内部控制的描述,一方面以流程图或调查表的形式描述其控制流程,明确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另一方面,将制度化的内部控制以章程、制度、办法、措施的形式反映,作为企业内部参照的标准,并不断地通过内部控制的评价意见进行调整和完善。
● 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 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 第一,重视职业道德规范,培育诚信的企业文化氛围。 诚信和职业道德是精神层面的控制,是内部控制中的“软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诚信建设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对社会的诚信;二是企业对员工的诚信;三是员工对企业的诚信,学校资产治理公司必须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二,提升员工的胜任能力。 内部控制夸大“以人为本”,既是对人的控制,又需要由人来控制。企业高层领导人和治理职员的素质都相当重要。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重视对员工的后续
培训,进步企业员工的素质。 第三,要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办法。 校企常见的题目是职责划分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制度约束。鉴于本钱控制的原因,校企可能无法过于增岗设人,在职责的分工方面既要留意每一职责有专人负责,又要留意不相容职务分离,通过对各项职责公道的分配和进行更加严密的监视与复核,以使这一环节更加公道。 第四,完善人力资源控制政策及实务。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及实在务,能确保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职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员工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用、培训、待遇、业绩考评及提升等激励政策和程序的公道程度。 第五,重视治理者的态度和董事会风格。 根据内部控制的原理,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地运行,企业的任何职员都不能超越内部控制的约束,企业的任何治理制度都须经他们通过实施,因此,内部控制的制定、执行都离不开治理当局的态度,离不开他们的经营思想和理念。只有治理当局重视内部控制,从思想上熟悉到它的作用,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控制的政策、措施和程序,才会有助于内部控制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六,不可忽视内部审计监视。 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视,通过监视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监视检查工作,同时,为确保内部审计监视作用的发挥,促进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职员的治理,进步审计职员的素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独立权限,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 校企的规范化建设中,固然内部控制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必须唤起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进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让内部控制真正在企业经营治理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让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化解风险、创造效益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