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财务治理中的集中核算制度探讨务管(2)
2016-05-28 01:09
导读:1.职员缩编、帐物集中,必须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日常工作 由于报账、查询等工作的集中增加,报账员往往需要事先预约,不利于
1.职员缩编、帐物集中,必须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日常工作
由于报账、查询等工作的集中增加,报账员往往需要事先预约,不利于行政效率的进步。所以中心除重点委派外,还可以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询系统。目前中心主要工作量在凭证的整理与录进,通过远程报账与查询,可以大大分散报账与录进工作,将更多精力转移至理财与预算治理。通过往来资源共享,可极大程度地节省重复劳动,进步劳动效率。远程查询,更能使单位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状况、资金流通情况,增进信息交流。这些措施方便、快捷、省时。这对边远城区学校尤为重要,但对网络技术要求特高,目前的教育系统网络难以实现。
2.集中核算,财务治理权往往脱离现场,特别是实物治理与价值治理尤其脱节
2004年固定资产清理时就出现帐实不符现象,固定资产的实物价值远远低于账面价值,对于报废清理也是有所时滞性。所以,核算中心在记录各项资产增减变动外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帐实稽核,发现不符,及时明确责任、及时处理。各单位也应建立各资产的原始记录制度、实物治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另外,对于基建项目,最好实施重点委派,否则,在集中核算模式下,因出勤、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往往脱离现场,对工程及进度不熟悉,轻易闭门造车,使中心的预算监控权形同虚设。
3.中心与实体单位的沟通尚需加强,报账员的财务技能尚需进步
由于业务上的牵制关系,中心与各实体单位往往发生分歧,成为矛盾的聚焦。比如,由于报账员的沟通不足,走访实体单位的时候,某些单位不够配合,甚至冷淡。这需要中心在坚持原则下艺术地化解矛盾,进步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报账员会计常识的培训也很关键,使其自觉地遵守会计制度,职业性地行使财务建议权,协助财务治理。典型的是基建工程报账员,通过培训,他们能自觉地分摊投资、回类本钱、验交完工工程,并向中心交送与资金往来无关的重要财务资料,达到即使无资金申请也能办理完整的财务手续的职业状态。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会计职能需要由核算型向治理型转化
会计的本质应是会计职员固有岗位责任,不仅要对原始凭证的正确性、报销手续的完整性负审核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同一的会计制度,还应对预算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视,并对其作出分析、猜测、决策、控制。前者即会计核算,是手段,后者即财务治理,是目的、宗旨。而当前我们的财务核算与财务治理有所分离,并将工作的重心留置于会计核算,这种职能定位是不科学的。中心职能更重要的在于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与控制。资金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支付后果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支出效益,以及不同学校之间如何协作,都要有所考究,这样才能使教育资金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最大效益。在明确核算中心职责的同时,各学校负责人必须依《会计法》对会计档案的真实性、正当性负责,各单位报账员要协助会计核算,保管、使用备用金,按实编制年度预决算、财务收支计划的工作。 三、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必然趋势
要改革教育系统核算中心,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制度,推进由核算中心集中支付向财政单一账户体系过渡。北仑区的公安系统和环保系统已经实行了此种形式,该形式增加了会计核算中心的功能,实行“一个机构、两种形式”。它的操纵使机构精简,由目前的核算中心直接行使国库资金治理权,减少了中间过渡账户,但是不改变该单位的资金使用权限和会计主体地位,可所有的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供给商和劳务提供者,所有财政收进均直接交进国库。
通观试点,这种体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进步各预算单位加强财务治理的意识和水平,督促其建立计划用款观念、资金额度使用观念。要求各单位扩大部分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分及各个项目,进步预算的科学性、公道性。第二,所有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都处于政府监视治理之下,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大大进步。支付信息从过往只能反映部分汇总信息细化到了每个单位的具体信息;从过往按月提供报表改为按日反馈信息,信息透明程度和及时性都明显进步,为从根本上防止和解决以往资金使用中存在的截流、挤占、挪用和其他违法违游记为提供了技术保证。在保证单位资金使用权不变的情况下使财政直接把握了对资金的控制权,从源头上抵制了***的发生。第三,进步资金支付效率。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在主管部分完成支付申请程序以后,资金从财政部分账户到用款单位账户(受款人)账户可以一天之内完成,与以前的多层次多环节拨付渠道相比,大大缩短资金的运行流程。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巩固了财政职能,便于财政宏观调控。集中资金,公道调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防止了由分散账户可能引起的各种资金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