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探讨务管理(2)
2016-08-18 01:05
导读:(二)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风险 1. 信息安全风险。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与财务信息公然性特征相矛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校在利用网
(二)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风险
1. 信息安全风险。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与财务信息公然性特征相矛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校在利用网络共享实施财务治理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财务部分员工和外部用户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非法篡改和破坏,财务信息泄密和被删除,造成整个财务系统瘫痪,无法运行、数据丢失等,给学校造成较大损失。
2. 非法进侵风险。在网络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在这个环境中一切信息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被访问到的,除非它们在物理上断开链接。因此,财务部分在实现网络化治理的同时,很难避免非法侵扰,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的机率增大,一旦出现故障,财务系统恢复处理的本钱很高。
(三)财务信息化对高校内部控制的冲击
高校财务信息化后,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和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引进,给财务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改变了原有的授权与批准制度。传统内部控制对象是处理会计业务的财务职员,只要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制度,就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而在网络环境下,还需增设对网络系统开发员、网络系统维护员和网络系统治理员的控制。网络环境下,财务内部控制由原来的会计职能为主,转移为会计职能和计算机数据处理职能为主,将控制重点放在信息的数字化控制、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等方面。授权方式与内部控制重点的改变给高校内部控制带来了冲击。
(四)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
财务信息化成败,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方面,缺乏符合财务信息化治理要求的领导者。实现财务信息化需要调动各种资源,使高校财务部分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发挥每一名财务职员的积极性和特长,与学校信息化目标保持一致。这些需要财务领导者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洞察力,然而这样的财务领导人才正是目前高校所缺乏的。
另一方面,高校实行财务信息化后职员技术知识呈现两极分化状况,即懂计算机的人,财务治理知识比较缺乏;有财务治理经验的人,
计算机技术又不够强。加上很多高校往往将财务信息化简单地看成是一个计算机工程,更多地引进了计算机人才,造成了工作职员技术知识脱节,从根本上限制了财务信息化的前进速度。要想进行深层次的财务信息化,就要引进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
(五)软件功能不足给财务网络化工作带来挑战
财务软件是高校网络财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现行的财务软件如天大天财、金碟等财务软件都是以SQLsever作为开发工具,SQLsever数据库具有稳定性但缺少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能直接天生高校决策群需要的财务信息数据,需要对财务软件导出的数据进行加工才能完成财务信息的分析和猜测,降低了信息反馈的时效性,离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现行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共享程度不高,高校各职能部分之间信息不能相互连通,难以协调同步,不能够向决策者提供及时的综合信息,以辅助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不利于实现资金的有效治理和配置,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部分的治理本钱。随着网络环境下高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软件功能不足给财务信息化建设带来挑战。
四、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组建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以校园网为依托, 组建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不断完善财务专网,结合财务系统的通用功能与现代信息化财务需求,不断开发新软件,实现财务系统整体信息化, 推动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工作的制度、理念、技术和治理的全面创新。
1. 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通过数字化校园及校园“一***”系统的建设,实现校园信息的标准化和高校治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同时为网络财务系统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财务会计流程与高校经济业务的有机融合,可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运作,做到信息共享、数出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