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探讨务管理(3)
2016-08-18 01:05
导读:2. 绩效评价和决策支持。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仅有指标评价体系和决策模型是远远不够的,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工具是支撑这一系统的有力武器,数字化校园的
2. 绩效评价和决策支持。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仅有指标评价体系和决策模型是远远不够的,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工具是支撑这一系统的有力武器,数字化校园的实施为高校财务的绩效评价和决策支持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信息平台。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对高校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为高校决策群提供高效优质的理财服务。
3. 财务信息的共享服务。除了财务信息系统服务器外, 再配置一个独立的查询服务器, 将查询服务器接进校园网, 通过查询服务器向校园网发布需要公然的财务信息, 校园网内的授权用户可以动态查询所需的财务信息,避免财务部分以外的用户直接读取系统服务器, 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二)创新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在财务信息系统的内部治理上应严格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原则,结合财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一系列新的治理制度,同时对职员进行诚信素质
培训。
1. 加强财务治理岗位相互监视,堵塞漏洞。在系统的操纵权限上,按照不同的岗位严格区分,不同的岗位履行不同的职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不同科室之间相互监视和牵制。岗位设置分为系统治理、监控、操纵三个部分,三者之间互不兼容、相互制约,防止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进行舞弊,以进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 加强内控制度治理。高校财务信息化后,要结合财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网络维护与治理制度、设备治理制度、上机治理制度、业务处理流程、操纵权限控制、信息治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信息化安全之本。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 职员诚信素质培训。需要夸大的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计算机内部控制程序都是由人设计的。为了防止舞弊,除了对财务职员进行技术培训外还应加强对职员诚信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加强监视和考核,制定严格的处罚规定。
(三)加强对财务治理的信息审计
内部审计是高校财务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化对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建立审计
规章制度,审计的范围、对象、目标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对财务信息化、网络技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
财务部分与审计部分要成立专门的财务信息系统运行审计组,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审计,通过调查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并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测试,找出控制薄弱环节,提出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督促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并对输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错误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四)培养高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当今高校的竞争,回根到底是治理素质和人才的竞争。治理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是高校财务文化的重心。财务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和软件的维护都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职员,高校要选拔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财务部分,引进或培养兼具会计专业知识和网络专业知识的多样化人才,只有既精通会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把财务信息化的工作做好。高校应时刻关注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培训财务信息化骨干气力,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进步财会职员的战斗力,加速财务信息化进程。
(五)实施网络财务信息安全策略
要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地位进行战略性部署: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 工作职员运行安全策略。运用操纵系统的本身安全策略、数据库治理系统软件的安全策略、财务会计软件的安全策略,制定公道的用户账号、权限和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提醒用户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密码进进系统,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系统维护职员要及时安装发布系统补丁程序,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进步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
2. 实施安全技术控制。在网络上加设防火墙(Firewall),这是建立在财务处内网和校园网接口处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目的在于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为数据传输、转换,设置了一道电子屏障,可有效防止外部进侵,保障财务数据安全和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