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理论基础研究务管理毕业(3)
2016-11-05 01:04
导读:财务治理环境对财务治理目标的影响是通过财务变量实现的,财务变量是财务治理系统的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数目方面。从时间序列角度看,财务变量是随
财务治理环境对财务治理目标的影响是通过财务变量实现的,财务变量是财务治理系统的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数目方面。从时间序列角度看,财务变量是随时变化的,因此,由其组成的财务治理环境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存在着差异性,导致了财务治理目标的差异。比如,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总产值最大化目标已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治理目标所取代。而在同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理财环境也与财务治理目标所设定的理想理财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实理财环境是否逼近理想理财环境便成为检验目标优劣的关键。
(一)现代市场经济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治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企业股份制改革日臻成熟的今天,股东财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价值,而股票价格的高低则代表了股东财富的多寡。企业股价除受治理当局的可控因素影响外,同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信息技术全面参与,各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交易用度不断降低,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将更高,资金的活动率将更强,这都为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法律规范和市场规则的进一步完善,都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了沃土。
(二)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财务治理目标
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题目日益凸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效率为中心、对效率的过分夸大,轻易导致公平的丧失,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力图消除瓶颈。中国也曾在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发展、人口、资源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为此,财务治理也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
中国大学排名 在构建***社会、创造***经济的理念下,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益兼顾原则,理论界提出了以绿色经济增加率最大化作为新的财务治理目标。此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公道经营,采取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及报酬的关系,考虑对四周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绿色经济增加值与综合绿色投进资本之比的最大化”。这一理论的提出,使资本本钱除包括原来意义上的债务本钱和所有者权益本钱外,还补充了所耗资源环境本钱,将原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纳进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中,有效地防止了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短期行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于企业财务治理的目标都有其历史根源和科学成分,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已。尤其是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形式、治理水同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各企业在选择自身的财务治理目标时也存在差异,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在使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华金秋.企业财务目标新论:现实与理论的偏差.财经题目研究,2004(5).
[2] 王庆成.财务治理目标的思考.会计研究,1999(10).
[3] 陈彩玲.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理性选择.贸易时代,2004(3).
[4] 杨超,何进日.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财会月刊,2001(8).
[5] 龙静.试论可持续发展观下绿色财务治理的新目标.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3).
[6] 张玉英.财务治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王化成.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 陈玉菁,宋良荣.财务治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9]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治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