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

2013-10-27 01:08
导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毕业论文,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一、世界前景不容乐观     2000年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
     一、世界前景不容乐观
 
  2000年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一年。虽然受到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欧元持续疲软以及股市剧烈动荡等不利因素的,但世界经济增长率仍高达4.1%。其中,美国经济增长5.0%,日本经济增长为1.7%,欧盟经济增长为3.4%,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为3.2%。
 
  2001年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的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和2.2%,美国、日本和欧盟等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都将比上年有大幅度的下降。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总规模占世界经济的30%左右,美国经济增速大幅度下降是导致世界经济减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97~1999年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增长率在4%以上。但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一路下滑,第四季度仅仅增长1.1%。
 
 
 
  直观地看,其原因首先在于消费需求的萎缩。消费支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3,是支撑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自2000年美国股市暴跌以后,资产大幅度缩水,账面财富损失达到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40%,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降。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在2001年的7月和8月又分别下降2.6个和2.3个点,同年9月,受“9·11”事件影响又大幅度下降了16.4个点。消费需求的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的急剧滑坡。其次,投资增长速度的急剧下挫,又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衰退。2000年第四季度,美国的投资增长速度从第一季度的21%猛跌至负数,负增长1.4%。随着企业投资的下降,从2000年12月至2001年2月,美国共减少了38万个岗位。“9.11”事件又导致美国各航空公司及飞机制造业、业等行业大量裁员。失业增加又加剧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另外,“9·11”事件后,一部分资金为逃避风险撤离美国,这对美国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日本经济近几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自1998年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但效果不大。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高居10%,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30%,这两项指标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另外,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有增无减,日本16家大银行自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新增加的不良资产达到3.4万亿日元。预计在今后3年内必须处理的不良资产总额将达到12万亿日元。为此,小泉内阁采取改革优先的方针,积极改革财政金融管理体制,减弱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力度,以减少财政赤字和银行坏账,甚至不惜以经济低增长、负增长为代价,加大力度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但这些措施要收到成效还为早。目前日本经济仍在下滑。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4—9月日本破产企业达9665家,同比增加了2%。其中,因企业无法继续经营而破产的占76.5%。结果导致失业不断增加,2001年7月份和8月份的失业率连续创下最高纪录。另外,“9·11”事件及美国的军事行动将造成日本出口进一步下降,使本已陷入低迷的日本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欧盟经济现在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欧元区通货膨胀率趋于上升,5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3.4%,为1999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远高于欧洲央行确定的2%的目标。再加上石油价格上涨、疯牛病和口蹄疫的影响,欧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2001年一季度,德国经济增长1.5%,英国经济增幅降至0.4%的低水平,法国经济仅比上季度增长0.5%,增长幅度都比上年下降。欧元区的经济信心和消费者信心等指数从2001年1月以来连续下降,这说明欧元区消费需求不足。另外,欧元区的生产在2001年1—5月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0.5%、—0.3%、—0.7%、—0.1%,这表明经济正在陷入衰退状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经济难有起色。其理由是:(1)国际经济秩序,尤其是国际金融秩序面临许多严重的,有可能导致新的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国际金融秩序有了暂时的好转。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家在规范国际资本流动和限制金融投机活动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国际金融秩序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2)“9·11”事件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除。“9·11”事件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到冲击,也使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受到影响。要恢复市场和消费者信心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反恐怖战争持续时间太久,市场和消费者信心还会进一步减弱,这必将导致世界经济较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
 
  二、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是相互影响的
 
  (一)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世界经济下降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根据前面的,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难有起色,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会产生相当大的不利影响。其中,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低迷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尤为明显。2000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21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9%,如果加上由香港转出口美国的部分,估计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30%,约相当于上年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总和。2000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率为24.2%,这与1999年第四季度和2000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高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2000年8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当月达到51.93亿美元的高点,随着美国经济减速,2000年9月以后,中国对美国出口额逐月下降,到2001年2月份,已降到36.53亿美元。可见,中国对美国出口与美国经济呈明显的正相关。美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必降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4743亿美元,而中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8%左右,中国对日本出口达4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日本经济下降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尽管从过去的情况看,中国对日本出口增长率与日本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程度很低,但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化因素,相关程度会有较大提高。日本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诱导日元贬值,因此中国的对日出口可能面临着日本经济下滑和日元贬值的双重压力,从而可能导致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明显下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世界经济下降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具有稳定的、环境,经济增长率持续居世界前列,不仅在投资安全方面有保证,而且在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中也能获得可靠的收益。另外,中国加入了WTO,国内市场会进一步开放,对外商投资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从这些因素出发来分析,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在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这反而会使中国因其各方面的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国家而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9·11”事件以后,投资者更加关注投资的安全性,中国显然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国际资本可能会因此而加快向中国流动:
 
  (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而且中国经济也会对世界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在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就已经显示出对世界经济的隐定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亚洲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经济发展的成果几乎在一夜间丧失了大半,经济恐慌笼罩在大家的心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挺不住,人民币随着其他国家的货币一同贬值,那么,金融危机的后果就会大大加深,势必对亚洲经济,以至对世界经济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良好态势,始终支撑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亚洲经济的尽快复苏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给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增加了大量价廉物美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供给,使许多国家的人民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实惠。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扩大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从而使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能够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受益。下面这个例子是很有说服力的。日本的出口,在2001年上半年大幅下降,如半导体及其半导体制造设备、IT产品等产品的出口降幅均在50%以上,尤其对美国、亚洲的出口都出现了急剧的下降。但在2001年的1—6月份,日本惟独对中国的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增幅达到16%,除了IT关联产品之外,连普通机床、运输机械、建筑机构等产品也出现了20%-30%的高增长。这由此激活了许多的日本企业,给日本增加了不少的机会,从而使日本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另外,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世界投资提供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发达国家(地区)可以通过向中国投资而获利,世界经济也可以因此而受益。中国加入了WTO,会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经济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更积极的影响。  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长远
 
  中国“软着陆”之后,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由于受多年结构性的困扰,加上亚洲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不断下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98年中国政府果断地调整了经济战略——从扩大内需入手来实现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采取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要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居民消费,防止了经济增长的进一步下滑,效果十分明显。
 
  2000年中国经济出现了重要转机,当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8%。200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率达到7.9%。其中,净出口的贡献率是-0.9个百分点,而国内投资和消费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1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这不仅说明中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是正确的,而且也表明,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经济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可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获得独立的发展。
 
  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一项战略性选择,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却是一个权宜之计。自1998年以来至今,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张政府投资来实现的,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这种扩张性政策不能持久,它是一项短期政策。之所以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之初,选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意义和目的在于利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最终形成内需的自主扩增,实现民间的消费、投资与经济水平的良性循环,以此来达成一种机制:主要依靠内需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主要依靠内需的经济增长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内需自主扩增的潜力极大,这大大增加了实现这一机制的可能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依靠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机制正在形成。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按照“‘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短期需求的同时,也兼顾了结构的调整。1998年以来,累计发行了4000多亿元的长期国债,用于能源、、电网、水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填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改善了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二是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和住房改革政策逐步到位,降低了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为消费的自主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加大了对低收入者转移支付的力度,这无疑有利于缩小社会分配差距和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四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如积极推进税费改革试点,降低农民负担;增加对农林、水利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革粮食、棉花购销体制,保护农民利益等,这些措施为开发广阔的农村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五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投资,扶持中小的发展。六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不仅可以直接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且能够拓展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主要依靠内需来实现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西部大开发,并不仅仅是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实现短期的较高经济增长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政府的各种扶持措施和倾斜政策来改善西部经济发展的环境,推进西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据测算,2000年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2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大约40%;西部人口为2.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8%,而社会商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的13%。可见,通过西部大开发来扩大内需存在着很大空间。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总之,随着内需的自主扩大,以及主要依靠内需实现增长机制的形成,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经济都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中国经济前景非常看好
 
  尽管世界经济下滑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主要依靠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中国正在形成,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具有以下有利条件,因此,中国经济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1.中国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以及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和推动依法治国,是中国能够长期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增强了人们的信心,进一步巩固了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是中国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
 
  2.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大国的特点决定了其扩大内需的空间很大,从而可以避免世界经济下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很大。近年来,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其中之一。据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截至1999年6月末,城镇20%的最高收入户,拥有全部收入的48.5%,而20%的最低收入户,只拥有全部收入的7.1%;城镇20%金融资产最多的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全部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量的55.4%,而20%金融资产最少家庭,仅拥有全部金融资产的1.5%。在农村,至1998年末,20%高收入农户拥有的银行存款,占全部样本户总存款额的55%。而14.6%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户,拥有的存款尚不足存款总额的3%。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者无力消费,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只要采取有效措施,适当缩小收入差距,尤其是增加占人口80%的农民的收入,就可以促进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这必将会刺激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从投资需求来看,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的加强、各项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房地产业的开发等,诸如此类,其中蕴含着无限商机,扩大投资的空间很大。可以说,只要政策措施得当,中国的投资需求将会不断扩增。不言而喻,这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日益成熟。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国目前基本形成了财政、金融为主要内容的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正在由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建设性财政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转变,以分税制为特征的新财税体制初步形成。金融与财政的关系进一步规范,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正在形成。政府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等经济手段以及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有效地治理了曾经出现过的通货膨胀,对近年来出现的通货紧缩的治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4.外资流入不断扩大。世界经济下滑,对中国来说,并没有造成外资流入的减少,相反,2001年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了21.7%的世界最高增长率。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至2001年6月底,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37万家,合同外资金额达到710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超过3693亿美元。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近1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9·11”事件后,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时更加关注投资的安全性,中国显然符合这一衡量标准。可以预计,中国的外资流入还会进一步扩大。
 
  5.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根据预测,未来10年之内,世界制造业中心将转移到中国,实现在海外开发,在中国进行制造的战略转移。如微波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广东顺德格兰仕公司生产的微波炉产量已经是日本松下公司的8倍。
 
  6.加入WTO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加入WTO可以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加入WTO,可以使中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经济改革,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尽管加入WTO初期,中国的农业、服务业等方面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小外部冲击。从长远来看,加入WTO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对中国经济成长有利的条件,还可以例举不少,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展开了。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世界经济的低迷徘徊在短期内难以摆脱,也许需要3—5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内,中国经济依靠强劲的内需,完全可以实现。稳定持续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图景中“一枝独秀”。

搜集整理:

    上一篇:日本的东亚共同体设想评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