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际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以东京和巴黎为例

2013-11-03 01:01
导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毕业论文,国际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以东京和巴黎为例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国际城市,又称世界城市,即在、、文化等多方面,对世界或大多数
     国际城市,又称世界城市,即在、、文化等多方面,对世界或大多数国际均有重大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城市这个20世纪初产生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对世界资本的控制能力成为该概念的核心内涵。世界许多城市为保持或追求国际城市地位,纷纷提出以国际城市为战略目标的城市发展规划。本文以两个国际城市——东京和巴黎为例,其在国际化进程中采取的空间发展战略,并进行简要的评价。? 
    
    一、东京:以本国和资本扩张为动力的国际化策略和多中心的空间扩展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京作为国际城市的地位得到了空间的强化。,东京拥有的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和银行的数量都超过了纽约和伦敦,位列世界第一。在以欧美政治、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作为一个本土文化和社会制度与西方存在一定差别的城市,东京的国际化策略可概括为:发展建立在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的组织体系上的、以产业部门尤其是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的综合经济功能(而不像传统的国际城市伦敦、纽约那样,以业为基础),建设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城市(Kamo,2000;Hill&Kim,2000,转引自SAITO&Thornley,2001);依赖本国跨国公司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进入国际城市行列,但外国资本的集聚程度相对较低(Rimmer,1986)。? 
    
   在这样的国际化策略指导下,吸引国内大公司总部成为东京都政府的首要目标之一(Machimura,1992)。原先总部设在关西地区的大企业,为便于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如通产省(MITI)、财政部(MF)、经济计划署(EPA)的联系,纷纷将总部移至东京。如住友银行1958年明确提出以东京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将关西地区分行移至东京重新开张,并于1959年建成新东京住友大厦,为大阪、东京双总部制作准备,伊藤忠商社1967年将东京分社升级为东京总部,实行为大阪、东京双总部制。眩外,四大贸易商社的公司也大部分集中在东京。?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战后人口的恢复性增长和大企业纷纷向东京集中,使得东京人口、产业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过度拥挤和城市蔓延的情况相当严重。1945-1965年东京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8%,而日本全国的年均增长率为1.6%;东京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4.8%提高到11%。其中,市区23个区占东京人口的比重由1945年的79.6%提高到1955年的86.7%。显然,形成的以日本桥、银座为核心的单中心城市结构难以适应东京国际化策略带来的城市规模扩张。因此,转移城市结构,由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转变,从而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防止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核心区过度集中,成为战后东京历次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 
    
   在1958年分布的第一次首都地区总体规划中,仿效1944年大伦敦规划,试图通过在距东京市中心半径16公里处,设置5-11公里宽的绿带,阻止城市无限制地蔓延。同时计划将新宿、涩谷、池袋建成综合性副中心。在绿带外围设立城市发展区,建设13座卫星城。但由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东京地区的人口及增长速度远超过规划估计,郊区居住区的建设侵占了大量绿化用地,导致建设绿化带的设想基本落空。1968年的第二次总体规划建议将生、周转功能和、设施向东京外围地区疏散。继续建设新宿、涩谷、池袋等副中心,分散老商业区丸之内、有东町的压力。1976年的第三次总体规划再次强调分散中枢管理功能,建设多中心城市,提出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建立多中心结构。通过向周边地区疏散、和大型综合服务机构,合理安排功能,适度增加人口,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副中心,减轻对东京中心区的依赖。副中心一般选择位于节点、有大量未利用土地、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副中心不仅是商业中心,而且应成为高度独立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地区综合中心,尽量满足地区的职住平衡。在最新一轮规划中,东京港滨水区被规划成第七个副中心,面积大约为4.4平方公里,计划建设世界最大的电讯港(Teleport)、东京国际中心(TIC)和东京园(TokyoAcademicPark),包括办公、休闲、会展等多种功能。?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目前,大东京都市区正在形成中心——副中心——郊区卫星城——邻县中心构成的多中心构架,各级中心多为综合性的,但又各个特色,互为补充。在传统中心区域,专门发展作为世界城市须具备的国际金融功能和国内政治中心功能,并向其它级次中心疏散资助级职能。新宿、涩谷、池袋等七大副中心,位于距中心10公里范围内,主要发展以商务办公、商业、娱乐、信息业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新宿经过近30年的建设,已成为以商务办公和娱乐功能为主的东京第一大副中心,池袋、涩谷等中心也已基本形成。郊区卫星城以多摩地区的八王子、立川和町田为核心,距中心约30公里,以居住功能为主。在东京外围县确立川崎、横滨、千叶、筑波等8个邻县中心,距中心约50公里。其中,位于茨城县,距东京约60公里的筑波自1963年起,只接纳从东京建成区迁出的科研教育机构,建设以研发为主的科学城。? 
    
   东京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改变了原有的单中心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建设副中心,集中容纳国际控制功能,扩散次级功能,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建设国际城市的设想。但是,有两种矛盾倾向一直交替主导东京城市发展的规划。当经济景气,增长带动人口向东京集中,城市发展面临的压力增大时,主张分散功能的意见占上风,此派多为规划人员和迫于国土均衡发展政治压力的中央政府;而当经济不景气,市级财政紧张时,认为首要任务是在全球化中保持东京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担心过度分攻功能将影响东京的竞争优势,主张强化东京国际商务功能的声音则很强,此派多为产业界人士、房地产商、大土地所有者和东京市政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迁都”,两派展开了激烈地辩论,以至于1990年日本国会通过的迁都决议,1996年通过的迁都决议修正案,至今仍停留在纸上,无法实施。保持东京国际城市地位和控制功能过度集中引起的城市规模膨胀始终是一个两难矛盾,而中央政府及其与大企业财团的联盟在东京国际化策略和日本经济发展中的支配性地位,应是症结所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巴黎:轴向空间扩展模式? 
    
   巴黎传统上就是法国和欧洲的中心。20世纪后半期,欧洲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欧盟东扩后,巴黎位于由伦敦——法兰克福——米兰构成在的欧洲核心区以外,这使巴黎的欧洲中心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城市规划调整成为保持巴黎国际城市地位有效措施之一。? 
    
   从内部空间发展来看,1958年在市区外规划建设了副中心拉德方斯,使巴黎城市的轴线向西延伸,自卢浮宫小凯旋门(1808)——协和广场方尖碑——凯旋门(1836)伸展到拉德方斯大拱门(1989),长度达8公里;从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来看,1960年代在城市外围规划建设新城,欲对以往无序蔓延的城市化空间进行重整。通过新城建设,大致在已有的建成区南北外侧,沿塞纳河、马恩河、卢瓦兹河河谷方向,形成了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将城市空间扩张限制在这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之间,即通过轴线引导规范城市的空间增长,通过副中心和新城的建设组织城市的功能布局。?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巴黎保持着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19世纪,巴黎成为仅次于伦敦的欧洲第二大中心,中心商务区位于第一、第八、第九区。到20世纪前半期,由于老城区出现物质性衰落,高收入阶层离开市中心向西迁移,在城市西侧形成高级住宅区,商务活动也随之向西移动。战后恢复,尤其是以商务办公为主的新兴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商务写字楼需求增长迅速,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转移。从1954年到1974年,以建筑面积论,巴黎所占面积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而商务商业用房面积增长了22%,整个巴黎有变成商务中心的倾向(Norma,1979)。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商务办公活动对空间的需求,保护旧城区的历史风貌,1958年规划部门对商务办公活动“西移”倾向加以确认,决定在城市轴线西端紧邻巴黎城的近郊区拉德方斯建设新的商务区。拉德方斯的规划、建设由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开发机构负责。在开发建设的前十多年中,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资金,这使得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为增加开发收入,政府在后续的开发中对已有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将开发密集提高了一倍。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拉德方斯已入驻公司1500余家,可容纳15万人,成为以商务办公为主,兼有会展、政府办公、商业、娱乐、居住功能的欧洲最大的商务办公区之一。同时,在紧邻巴黎城外形成了一个风貌与城区截然不同的化的副中心,其标志性建筑拉德方斯大拱门的建成,使得巴黎的历史轴线得到了延续和升华。?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950年代末,为解决战后的房荒,在巴黎郊区匆忙建起的高层公寓楼群,虽然满足了居民的住房需求,改善了居住条件,但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生活单调,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诟病。1965年,巴黎在区域规划中首次提出建设新城,“解除快速城市化和城市蔓延对巴黎形成的制约”(Dresch,1993),向外围地区疏散中心区过于集中的人口,并对自发形成的郊区进行重整,新城作为郊区的“中心”,为周边居住区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商业娱乐设施。这一计划最初规划了九座新城,由于19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口增长变慢等诸多因素,减少为五座,并且调低了新城的人口规模,从原先乐观估计的50万人调整为10万人。,在巴黎城的外围地区,沿塞纳河、马恩河、卢瓦兹河河谷方向的城市扩展向,形成了五座新城。这些新城的共同特点有:(1)新城中心距离城市中心(巴黎圣母院)较近,平均距离为25公里左右。(2)新城都有良好的公共换乘系统,通过轨道与市区相联,快捷方便,但新城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内部交通主要依赖私人小轿车。(3)强调新城的功能,新城集聚了众多的商务、服务业、研发和轻工业等产业活动,成为巴黎大区新的增长中心。例如,在圣康坦——昂——伊夫林,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强,服务业更接近70%。(4)为保证职住平衡,增强新城吸引力,就近满足郊区居民需求和生活需求,新城功能较为综合,包括娱乐功能,如马恩拉瓦莱建有欧洲迪斯尼乐园,为其直接提供了1万多个岗位;研发功能,如在埃夫里,建有欧洲著名的生物园;高等和职业教育功能,每座新城都有自己的和众多职业技术学院。(5)新规划的社区都以低层、低密度为特点,在规划建设中注重与环境综合,将天然水系或人工湖泊巧妙地组织进来,外围有绿带环绕,并与原有的城市化区域隔离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巴黎的轴向空间发展战略既保持了中心区的繁荣,较完整地保持了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有序的增长空间,但是郊区各县之间,新城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相当突出。 

搜集整理:

    上一篇:俄罗斯高等教育经济利益与质量的矛盾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