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电影院的兴衰(1)网(4)

2013-08-29 01:02
导读:4 现在,我想回到电影院内部,我想退入电影院内部那种稠密的黑暗之中。 电影放映开始的时候,为什么电影院的灯光必须熄灭?黑暗汹涌地淹没了一切。
4

       现在,我想回到电影院内部,我想退入电影院内部那种稠密的黑暗之中。
       电影放映开始的时候,为什么电影院的灯光必须熄灭?黑暗汹涌地淹没了一切。座椅,其他观众,舞台的轮廓,电影院的拱形屋顶,这一切所代表的日常世界撤到了另一个遥远的地方。人们仿佛回到了子宫之中。黑暗仿佛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的转换――黑暗之中,什么消失了?什么开始活跃?的确,电影院里的黑暗如此重要,以至于这种黑暗几乎成了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前面曾经提到,晚近的某些电影院配备了可以起伏震颤的座椅,从而让观众的身体经历种种动荡和异常的惊险体验。这种精心的设计无疑来自还原真实环境的企图。然而,椅子对于身体经历的摹仿远不如黑暗所产生的巨大效果。身体的经历是有限的,黑暗之中的想象是无限的;有限因而是短暂的,黑暗之中的想象却可能无边无际地展开。黑暗挡住了一切额外的干扰,这是电影院建构观众主体位置的重要保证。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黑暗是梦幻环境的要素。梦幻通常在睡眠之中轻盈地发生。睡眠总是和黑暗联系在一起的――一些人曾经将睡眠称之为"黑甜之乡"。阖上一双眼皮,这就是关闭个人联络外部世界的终端。于是,想象开始了。想象是回到内心,阖上眼皮即是阻挡外部世界干扰性的光线。电影院的做法十分相像,只不过它是阖上的是窗户和熄灭了灯光而己。黑暗大刀阔斧地删去了庸常的现实,观众看到银幕之际即是内心生活的开始。这即是罗兰·巴特所说的"情感联欢"。巴特将电影院里的"黑暗"形容为"一种漆黑一团的、无特色和不引人注意的昏暗立体",这种黑暗对于梦幻充满了诱惑。当然,对于巴特说来,情况似乎更为极端一些:他的梦幻甚至在抵达黑暗之前已经存在。巴特无宁说是怀着一个不甚明朗的梦幻到电影院寻找一片可以栖居的黑暗。巴特如此迷恋电影院里的黑暗,因为这种黑暗会把他带入一种"色情"状态。当然,巴特所说的"色情"更像是一种想象与欲望的自由闪现: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电影院中的黑暗(在谈到电影时,我从来都是想到"放映大厅",很少去想"影片")意味着什么呢?黑暗不仅仅是梦想的实体本身(依据该词先于催眠的意义);它还是弥漫着一种色情的颜色;(通常的)放映厅以其人的汇聚和交往的缺乏(与任何剧院中的文化"显示"相反),加之观者的下卧姿态(在电影院里,许多观众都卧在软椅里,就像躲在床上那样;外衣或脚就搭在前面的软椅上),它就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场所,而且,正是这种无拘无束即躯体的无所事事最好地确定了现代色情――不是广告或脱衣舞的色情,而是大都市的色情。躯体的自由就形成于这种都市才有的黑暗之中;这种看不见的可能的情感形成过程发端于一种真正的电影茧室;电影观众可以在中重温有关桑蚕的格言:作茧自缚,勤奋劳作,誉昭天下;正是由于我被封闭了起来,我才工作并点燃全部欲望。(12)

       对于巴特说来,黑暗是一种想入非非的享受,黑暗最大限度地容纳了欲望。这种享受甚至游离于影片的内容之外。如果进入影片的内容,黑暗还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电影院里的观众通常与银幕上的世界构成了微妙的双重关系。一方面,自居的心理往往让观众投入影片的故事,以其中的某一个主人公自居,至少认同某一个主人公的视角和情感立场。如同小说之中的叙事角度一样,摄像机的拍摄角度、距离以及各种剪辑技术无不隐蔽地诱导观众的自居。精神分析学批评认为,"电影更能够要实际上对梦和无意识的结构与逻辑进行再现或仿照";"我们埋藏得最深的愿望被加以’戏剧化’或被’表演出来’"。(13)另一方面,观众又会意识到,自己身在银幕之外。观众更像一个窥视者。银幕是观众窥视另一个世界的巨大的钥匙孔。窥视者要么隐没在布幕背后,要么藏身于黑暗之中。电影院里面的黑暗是对于窥视者的保护。窥视者习惯于在暗处张望亮处正在发生的事情。窥视者不愿意为被窥视者发现。银幕上的主人公走来走去,他们正在写字、恋爱或者开枪;许多时候,他们的故事包含了一定的危险性。窥视者藏在黑暗之中,隔岸观火;银幕上的主人公找不到他,他们别想强迫窥视者卷入暴力行动,甚至暴露在枪林弹雨之下。这个意义上,电影院里的黑暗制造了一种安全感。所以,人们可以概括地说,不论进入还是退出,电影院里的黑暗都是一个极好的掩护。S·弗利特曼·刘易斯指出这是观众的"双重性",观众的"自我不可思议地分成意识和无意识。"(14)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黑暗的第三个意义在于,它让每一个观众回到了个人状态。黑暗遮没了周围的人,将电影院里的人丛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除了银幕上活动的影像,观众仅仅感觉到自己。什么都看不见了,观众与邻座的横向关系己被剪断,只有银幕上的活动与观众有关。这样,每个观众都觉得,他正在单独参与另一个世界的精彩事件。黑暗之中,这些观众是匿名的,不为他人所认识;这是他们参与另一个世界的心理条件。他们成了另一个世界之中的角色,自我暂时地迷失了;或者说,他们顺利地成为别人之梦的主体。  
       黑暗是电影院建筑的一个要素。尽管电影院负有那么多经济、文化的使命,但是,种种复杂的关系都被隐藏到黑暗的深处。一个人购票进入电影院,他购买到了一个短暂的个人空间。电影院里的黑暗负责制造一个单纯的环境,这种单纯意味了无数想象的可能。于是,电影院里的黑暗终于让观众进入了超尘脱俗的境界。

共6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国产电视剧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