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6)

2013-09-18 01:27
导读:[2] 需在此说明的是,本文关于美学危机等内容的叙述,面临许多“语言陷阱”,经不住“分析”,因为今天存在的各种“反美学”依然在作为美学专著出
[2] 需在此说明的是,本文关于美学危机等内容的叙述,面临许多“语言陷阱”,经不住“分析”,因为今天存在的各种“反美学”依然在作为美学专著出版,美学并不“危机”。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当代西方哲学本身便是一种“悖论”存在:最著名的欧陆哲学家都是靠“消解哲学”吃饭的,但这不妨碍他们依然当哲学教授,因为在学科的“根目录”中,只能将其归属于“哲学”。同样,今天,依附于西方当代哲学的各类美学及艺术美学、心理美学等等依然存在,中国的审美文化研究也正方兴未艾,如果把这些美学现象出现视作“美学转型”的话,那只能说是传统的美学体系喜剧性地消失并被取代,而丝毫没有悲剧可言。因此,所谓美学危机实际上是指以研究美的本质、规律为己任的体系性美学的危机。笔者认为,美学可以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但如果没有这种研究美的本质、规律的体系性的美学,美学就难以成为独立学科,因此,“美学危机”的概念是可以成立的,只是我们无法阻止美学概念的泛用。

[3] 赵汀阳:《美学只是一种手法》《人文杂志》96年2期19页。

[4] 引文见《美学论丛》(1)50-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

[5] 对美学性质的划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笔者曾经试过用“哲学美学”和“科学美学”进行美学性质划分,但欠准确;目前这种划分也面临许多困难的:欧陆从属于所谓人本哲学的美学,虽然也有强调审美经验的,但我仍把它归为诗化美学;英美从属于所谓科学主义哲学的美学,我把它归于思辨哲学美学,显然更是违反他们对思辨哲学的敌视态度的。我这里的“思辨”、“诗化”与“科学”美学的划分是以“理性逻辑”、“人性体验”和“实证检验”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为主要尺度的,而不考虑各自标榜的“主义”。如何划分才能更加科学,愿有先生能赐教于我。至于传统美学中作为部门美学的科学美学,只是以科学美为研究对象,显然是不同于这里的科学美学;而某些实验心理美学,则可属于自然科学美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6] 普列汉诺夫早就指出这一点:“对称的规律”“根源是什么呢?大概是人自己的身体的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者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是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见《论艺术》38页,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64年版。

[7] 福楼拜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自称穿厚底鞋粘在地上,不能如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那样一下飞到空中。

[8] 美国学者瓦托夫斯基语,见李德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价值问题》《南京社会科学:经济·哲学版》,1996年1期15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1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第406页。

[11] 参见李德顺:《价值论》15—1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 笔者将审美价值分为前文化审美价值、文化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本质力量对象化”涉及的仅仅是文化审美价值。

[13] 杨恩寰:《实践论美学断想》《学术月刊》1997年6期。

[14] 杨曾宪:《文化审美价值距离与“难能为美”》《齐鲁学刊》,1997年4期

[15] 文中所涉及的笔者观点,不详之处,请参阅拙著:《审美鉴赏系统模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共6页: 6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二) ( 下一篇: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