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1)(4)
2013-10-11 01:28
导读:注释: [1] 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2]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下卷。 [3] Guy Debord,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New
注释:
[1] 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2]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下卷。
[3] Guy Debord,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New York: Zone, 1994.
[4] W.J.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Nicholas Miroeff,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eldge, 1999.
[5] 桑塔格:《论摄影》,湖南
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9页。
[6] 格林伯格指出:"每门艺术都为了自身的缘故而导致了这样的证明。这类证明必需表明的东西不仅在一般艺术中是独特的不可还原的,甚至在每一门特殊艺术中也同样如此。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显然,这样做就缩小了该艺术的涵盖范围,但同时也更安全地占据了这一领域。"见拙译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世界美术》,1992年第3期,第50页。
[7] Laura mulvey,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ima", in T. Bennett et al. (eds), Popular Television and Film, London: Macmillan, 1981.
[8] Scott Lash,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187-188.
[9] 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10] 同上,第29页。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1] 详见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12] 麦克鲁汉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受众分别以阅读、听广播和看电视来接受同一信息,结果他发现,看电视的受众在接受和理解信息方面超过了其他方式。可见电视作为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的重要功能。见拙译麦克鲁汉:《视听新媒介》,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3]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14] 同上,第154页。
[15]Guy Debord,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67), New York: Zone, 1994, #4.
[16]同上,#37。
[17]同上,#12。
[18]同上,#200。
[19]同上,#23。
[20] Mark Poster, (ed), Jean Br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1] James der Derian, (ed), The Virilio Reader,Oxford: Blackwell, 1998,p.16.
[22]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1973, p.20.
[23]同[8]。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