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业现状及变数(1)(2)
2013-10-20 01:52
导读:二、变数 中国电视一开始就是垄断行业,因此有着稳定而安全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日趋成熟、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经济全球
二、变 数
中国电视一开始就是垄断行业,因此有着稳定而安全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日趋成熟、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给电视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电视业到来不得不变的时候了。“市场开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媒介经营是在和时间赛跑,改革迫在眉睫,如果动作迟缓,国有企业的今天就可是国有媒介的明天。”黄升民教授说,他希望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
1.市场国际化
中国的电视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从1979年的大年初一播出的1999年11月15日,这个在经过13年的等待后,终于与美国就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开放,进入国际市场。尽管中央明确宣布新闻媒体全部隶属国有,不允许实行股份制,不允许涉外资本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媒体回是一块远离国际市场的永远宁静的港湾,随着电信业等语言媒体息息相关的市场的开放,以及中国电视的产业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永远是垄断行业,就象大多数的房门已经打开了,那剩下的还关着的一两间房门迟早也要被捅开。尽管大多数人都预测中国要在三五年间出现商业电视台是不可能的,但三五年以后呢?中国如果不尽快具有培育商业电视台的意识,为商业电视台的崛起创造一个发育的土壤,那么,国外媒体强大的资金优势、灵活的机制和一流的管理水平将队中国电视也构成巨大的威胁。
还是来看看1999年英刊《国际电视商务》评出的“世界电视100强”,高居榜首的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已是第7次荣获此殊荣,它的电视收入达184.2亿美元。中央电视台虽以6亿美元的身价排名在第51位,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年收入超亿元人民币的就只有20个电视台。1997年我国电视产业的广告总收入才114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三千家电视台的总收入连时代华纳一家的1/10都不及,何况随着1997年10月以来以物价下跌为标志的内需不足、外贸不振等现象的出现,国内媒体的广告也受到严重影响。而广告收入又是我国电视业的主要资金来源。难怪有家老牌大国有广告公司的总经理说: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和跨国广告公司竞争时,在创意上根本不必害怕,真正害怕的是他们在媒体经营上。为什么?有人测算了,只要拿出两亿美元,就可以把我们的媒介市场搅得风风雨雨。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而跨国公司早就对中国传媒业虎视耽耽,A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全球广告消费额为3178亿美元而且近年来以6%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明显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美国1998年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为793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1%,而我国1998年的广告收入占GNP的0.6%,说明我国传媒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默多克的卫视最大的目标就是要进入中国大陆,美国
电影的最大目标也是进入中国。
再进一步来分析一下国际传媒市场的格局。目前,全球大众传媒市场由九大媒体巨无霸支配着,它们依次是: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Viacom 、 News Corporation、索尼、 TCL、 Universal 和日本广播公司。这里还没有考虑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公司合并形成的特大型传媒产业,以及雅虎和默多克正在酝酿结盟的新情况。
在这些传媒产业巨头的引导下,全球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的大公司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达到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蓝木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而在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目的占有率只有1.2%。美国公司出产的影片产量占全球影片产量的6.7%,却占领了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市场调研表明:今天全世界的传媒产品流通,是一个很不平衡的潮流。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每100本书籍中,就有85本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小时的音像制品中,就有74小时的制品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套电脑软件中,就有85套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更何况,在信息技术渗透的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还掌握了核心或者关键的技术,比如,因特网的顶级域名注册必须是在美国,重要软件的芯片和制式大多由美国掌握。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我国电视也在政策的重重保护下,其实也已经能感受到来自国际传媒业的冲击:打开电视,到处都充斥着好莱坞娱乐新闻、DISCOVERY节目等等。那么加入WTO以后,中国大众传媒市场将走向进一步的自由竞争,这些跨国公司必会以巨大的资金规模、先进的产业结构、强大的市场扩张、大量的科技投入、国际性的营销网络,不断加强自己在国际传媒市场上的优势,对中国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实,美国的传播产业政策近年来一直在为这一天做着准备。
C根据美国《1996年电信法》,在全国性市场上,个人、公司、社团可拥有的无线电视台的数目,其累计率不得超过全美国电视用户的35%。以前则限制在全美国电视用户的25%和最多12家电视台,1985年之前更限制在最多7家电视台。
美国《1996年电信法》还废除了长期存在的广播电视网对有线电视系统的交叉所有权的限制。它同较早的国会立法一道,消除了对电话公司进入有线电视市场的限制。
最后,《1996年电信法》也取消了长期存在的对同一市场上电视台和电台进行新的合并的禁令。它同样也许可广播台站拥有有线系统,但不能与台站在同一市场上。
美国政府对传播产业
放松管制是后果之一,是兼并浪潮的再度兴起。2000年1月,新兴的网络公司美国在线(ALO)和老牌的传播公司时代华纳宣布合并,合并后的公司资产将达到3500亿美元。对于如此巨大的新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中是否会形成新的垄断,全球网络及媒体行业忧虑重重,然而美国政府对这项兼并却表现出默认的态度。而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联合提上、出诉讼,控告微软公司违反美国的反垄断法,微软最后是以败诉收场。为何美国政府对上述两例事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姿态呢?我们必须来分析一下事件背后的各种因果关系: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微软已垄断了全球个人电脑软件市场90%以上的份额,确立了全球竞争优势,即使它被肢解,它已占据的全球市场份额也只是在美国企业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无损于美国在全球软件行业的垄断地位。而AOL--时代华纳的情况则不同。虽然美国舆论AOL与时代华纳的购并并未满堂喝彩。有的参议员指出,着类公司的过分集中将妨碍竞争,美国消费者联盟也持不赞成态度。但是对这种垂直整和的宽容是为了确保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在线服务和内容产品市场上继续领先于欧洲和日本。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美国继续保持更大的优势,形成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单极世界,形成美国传播产业在全球市场的霸权地位。
2.多媒体化
当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又以不可思议之速闯进人类生活的时候,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受到了全新的挑战。据调查,1996年美国人中只有4%上网看新闻,而到了1999年却有20%的美国人开始阅读网上新闻,新闻网站已数以千计,因特网已成为读者寻求深度报道和突发新闻的理想之地。
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除了整和的意义以外,它还揭示出20世纪的传统传播业正在向着21世纪崭新的互联网传播业转变。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个信号。这个一加一大于二的游戏,是个内在意义远远超过双赢的游戏。事实上,这将成为21世纪媒体发展的一个方向。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正在共同孕育一种21世纪的媒体。
在中美达成WTO协议中,虽然对传媒行业并无直接的干涉,但其中一个行业的优惠政策对传媒也的影响却不能忽视这就是电信业。中美WTO协议中规定,我国将允许外资在所有电信服务业中占49%的股权,在增殖服务和寻呼服务中占51%的股权,且外商可以全面进入互联网市场。因此,WTO大门对中国的完全打开,互联网对国内传统媒体的冲击将变得不可避免。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