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营电视发展的市场前景(1)
2014-02-06 01:16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浅析我国民营电视发展的市场前景(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20世纪后期,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开始出现,并且
摘要: 20世纪后期,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开始出现,并且在电视节目市场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在市场中只有少数公司能够顺利发展,大多数公司还是处于艰难的谋生中,对电视节目市场的客观分析,有助于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在市场中把握机遇,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营电视公司 市场分析 发展策略
20世纪中后期,电视开始进入我国百姓家庭、影响人们生活。从某种角度说,它是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而普及,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电视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悄然在市场中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曾一度吸引人们的目光。然而,近年来一些民营电视公司正淡出人们视线,这一现象同样引起业界的关注。
民营电视节月制作公司,实际上是指群众集体经营或私人经营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主要制作电视剧、电视广告、栏目和专题类节目,提供给电视台播出,并且从中获得经济回报。目前,国内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制作,与电视台合作经营,以及与电视台内部的公司合作。电视节目市场按照产品流通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生产市场、交易市场、需求(消费)市场i个主要部分。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在市场经营中有所长,也有先天不足,客观分析市场,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扬长避短,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生产市场门槛降低,制作公司竞争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广电管理部门对电视节日市场的规制经历了一个从紧规制、放松规制、激励规制的过程,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发展壮大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90年代中期,国家广电部门禁止私营企业进入影视制作领域的,许多民营电视制作经营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公司时,尽量规避“影视制作”字样,取而代之以“文化”、“艺术”、“策划”、“投资”公司命名,实则从事影视制作业务;1998年一2003年,国家广电部门政策规制出现松动。《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民营机构经过“批准”和“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就可以进行相应影视制作业务;从2004年以后,国家对影视制作市场逐渐采取激励政策,“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月制作业”,”“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上述法规和政策,取消了以往对民营电视机构在制作和经营电视节目方面的市场限制和政策歧视,为民营电视制作机构打开了进入影视制作市场之门。
由于对电视节日生产者设立的准入门槛逐渐降低,以及电视剧制作具有的周期短、资金回收快、社会影响大等特点,电视节目生产很快成为吸引社会投资的行业。
在我国电视节日生产市场,存在着三大市场主体,即各级各类电视台、各类电视台所属的电视制作经营机构、民营电视制作机构。
第一是各级各类电视台,主要从事电视栏目、专题类节目生产,满足本机构播出需要,由于各电视台的地域限制和资源有限,多数电视台的节日制作以本地区资源为主,这就为民营电视制作机构预留了跨地区进行资源整合的空间。如光线传媒初期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欢乐传媒的《超级模特》、唐龙国际的《国际影苑》等节月,正是填补了各地电视台节日的空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二是各电视台所属电视制作经营机构,它们主要制作电视剧、专题和栏目类节日,如中央电视台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湖南娱乐频道控股的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由于人、财、物方面优势,节目质量总体水平较高。
第三是民营电视节日制作经营机构,主要制作电视剧、专题和栏目类综艺节目,从生产能力上看总体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分布,生产能力较大的公司占总体的4%左右,中型公司占5%左右,其余多数是小型公司。
近些年,电视节日制作机构逐年增加,截止2006年,全国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制作专业机构已有2442家,绝大部分电视剧制作单位规模小,这些社会制片公司的力量主要集中在电视剧和一些综艺节目方面。由于这些制作机构融资渠道不畅,产能和投资力度有限,产品形式缺乏创新,模仿海外节日现象比较普遍,节日总体质量和水平不高。大多数民营电视公司都还处于“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即向电视台输送内容,负责栏日制作:这种做法风险相对较小,尽管收益难于保证,但是易于中小型民营电视企业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不难看出,在生产市场的竞争中,各级各类电视台及其附属制作机构生产节日直接播出或出售,在与民营电视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和垄断地位。对于多数民营节月制作机构来说,如何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制作水平,在变化莫测的影视市场中选准发展方向,成为当下思考的问题。
从近年来生产市场情况看,节日产品数量在逐年下降,出现了从追求数量增长向提升制作品质的转型趋势。以电视剧生产为例,据有关统计,“2009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02部12910集:(2008年度共计502部14,498集。2007年度共计529部14670集。)电视剧生产在经历了多年快速增长后,逐渐实现了理性回落,优秀电视作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初具规模,交易走势成为市场晴雨表
我国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经过20多年培育,形成展会、渠道发行、行业交易、网络交易多个交易渠道和力’式,这些市场彼此交错,互为补充,促成了当下我国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的基本规模,市场交易走势成为电视节目市场的晴雨表。
我国电视节同展会市场的起步是在20世纪后期,中国电视得到快速普及,但节目内容短缺问题随之就显现出来,电视节日的流通起初以电视台之间的节目交换形式为主,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易市场,1988年第二届上海电视节,电视节目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被认为是中国电视节同市场正式形成的开端。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各类影视节目展会相继出现。1996年,首届“全国国产电视节目展示交易会”,标志着我国电视节日市场正式形成规模,当时参加展示交易的节日16169部,其中,电视剧9528部(集)、专题节日2568部(集)、其他类型节目4074部(集)。全国各地一些大城市相继举办的影视节目交易展丰富着节日交易市场,中国广播影视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影视节同展、上海国际影视节、四川电视节、湖南金鹰电视节、中国香港影视节、中国台北电视节等,影视节目展为电视节日交易增添了活力。2003年,首届中国国际影视节同展交易金额(含意向交易金额)5.3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第六届交易金额(含意向交易金额)达15.93亿人民币。据不完全统汁,月前我国用于电视剧拍摄的资金有60%-70%来自社会,而在年产量9000集左
右的国内电视剧市场,由民营电视公司独立和参与制作的电视剧,已经占据8成的市场份额。
可见,通过二十年的培育和扶持,国内电视节月展会已经初具规模,这些展会活跃r市场,促进了电视节日的交流和交易,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