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中国古典舞对包括“侠义精神”在内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及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是中国古典舞成长之根基,尤其在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创作上,我们更要把这些精神财富放在核心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侠义精神 中国传统 人文精神
在当代艺术从中,“侠义精神”以它特立独行的处世情怀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盖世豪情,傲然在我们的面前:武侠电影《卧虎藏龙》、《英雄》在全球刮起了一阵“侠义”旋风,它们让全世界都明白了“友难伤、国难忿”的中国武侠精神含义;
“武林盟主”金庸先生所著的诸多“武侠天书”中,在天马行空、腥风血雨的背后,更向人们阐述的是侠义世界里朋友间的友爱之情、亲人间的尊爱之情、夫妻间的忠爱之情等……在瞬息万变的今天,“侠义精神”受到了大家普遍的关注和积极的宣扬。金庸先生认为:“现在中国缺乏的就是侠义精神,狭义的‘侠义精神’表现为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而广义的‘侠义精神’则是民间力量和声音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当今社会,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大幅改善以后,对包括“侠义精神”的一些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正在渐渐淡漠。那么中国古典舞,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有必要,也有这个责任,通过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对“侠义精神”有所涉及,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能够重拾中国的优良传统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侠义精神
何谓侠?侠源于士,其名称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蠢》:“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恶犯禁”。川早期的侠,毫无牵挂,浪迹天涯。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的布衣之侠,体现了侠义情结中的重然诺、重义务、见义勇为、以及追求自由平等的潇洒情怀。到了后来,侠义精神由原先的江湖情节渐渐上升到对国家之情的关怀。往往在乱世战争时期,侠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与可贵。当到了晚清的时候,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亡问题,于是,维新派领袖谭嗣同、革命党人秋瑾、林觉民等人竭力提倡侠义精神。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把侠义精神上升到了一个崇高的人生境界。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