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情感与声乐演唱的心理探讨(2)
2014-05-08 01:03
导读:二、真情实感是情感表现的重要依据 明代张琦说:“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如果之情以为歌咏,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这说明了情感的真实性在歌唱表
二、真情实感是情感表现的重要依据
明代张琦说:“如果以为情而情止矣,如果之情以为歌咏,声音而歌咏声音止矣!”这说明了情感的真实性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地位。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在“天音论坛”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上说:“歌唱审美的标准应该是以真为先,这里的真指真情、真美、真心。”真情实感不是虚情假意,是不能装腔作势的。歌者应从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寻找情感基调,表现内在的喜、怒、哀、乐。在演唱过程中,用真情去体验情感,从而点燃听者内心的情感火花,使其产生共鸣。这和演唱者的气质、个性、心情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同时要求演唱者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尽可能多的文化艺术修养等这些产生真情实感的可靠依据。
三、丰富的想象力是情感表现的心理基础
歌唱者的情感不只是来源于对作品表面的理解,渗透在声乐作品中情感的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力的作用,想象还是贯穿在音乐表现过程中的心理要素之一。想象的来源是生活的体验,歌唱者要不断扩大并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随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各种生动的自然景色的生活内涵,捕捉记忆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场面,以便能充分发挥想象在歌唱情感中的作用。
想象是歌唱深化表现的重要心理因素,能帮助演唱者理解发声的生理机能及心理活动状态,找到正确的发声感觉。如果演唱者在演唱之前没有美好的声音音响的想象,就不会创造出美好的声音。对于初学声乐的人来说,想象比语言的讲述更有感情的理解价值。歌唱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创造过程,一般情况下,思想上的声音形象总是指挥并协调着发声器官的肌肉活动,通过想象形式的内在听觉,总是不自觉地预先支配着发声、呼吸、声音的吐发。要处理一个音,歌者必须首先对那个要唱的音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想象,因此在思想上形成一种简单化的、准确的声音形象对歌唱是极其重要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想象还是进入角色和情境的桥梁,歌唱艺术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从阅读作品、熟悉角色开始,就需要借助想象的翅膀,将生活转化为艺术。想象是演唱者头脑中,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出歌曲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种想象不仅仅依靠声音技巧,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流动,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歌曲意境和人物心理之中,感受歌曲需要表现的情感。
四、文化艺术修养是情感表现的文化基础
所有的表演艺术形式,包括声乐在内,都是以生活为依据的,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歌唱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和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尽可能地接触和学习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风格、体裁的艺术作品,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加强艺术感知和想象能力,以便能较准确地将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风格表现出来。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结合艺术实践的磨练,才能在演唱中通过理解作品的深刻内容,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借助自己的丰富经验与艺术修养来演绎作品,实现艺术的二度创作。
五、歌唱情感与表现内容
首先要准确把握作品情感的主题思想。在演唱前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和分析,了解作品的创作时代和创作意图,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