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简述影视制作中“技术废片”的艺术利用(3)

2014-05-20 02:32
导读:画面的剪裁 (1)夹帧现象会使我们感觉到画面跳,不流畅但有很多影视作品中利用夹一帧或多帧白场画面(或其它晃动模糊的画面)达到视觉上的冲击力来加快

  画面的剪裁

  (1)夹帧现象会使我们感觉到画面跳,不流畅但有很多影视作品中利用夹一帧或多帧白场画面(或其它晃动模糊的画面)达到视觉上的冲击力来加快节奏如在闪电画面中间插一帧白场增强闪电效果。我们如果仔细一格一格地去分析美国好莱坞的一些影片的激烈打斗、追逐场面的剪辑不难发现它是怎样紧紧抓住我们的眼睛造成视觉上强烈冲击力的。在《角斗士》的一场角斗戏中,为了加快节奏体现出打斗的激烈程度在打斗镜头间经常穿插几帧看不清为何物的快速晃动镜头。又如在《不可掉头》片头部分汽车压死野猫的精彩瞬间,就是有包含两个“技术废片”的镜头段落构成的。表1是这段镜头的组成。

  

    (2)跳轴剪辑所谓“跳轴”的错误就是画面中主体的运动方向或视线方向无缘无故改变了引起了观众理解上的混乱。如美国影片《2 Fast 2 Furious》中汽车追逐一段戏中,将两个汽车运动方向改变的越轴镜头剪辑在一起.这里恰恰是利用了跳轴剪辑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错觉,造成追逐中汽车快速掉头的视觉效果。

    (3)剪辑时我们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动接动静接静,但有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动接静、静接动来达到一定的画面节奏。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在两个静止镜头之间夹几帧甩拍的快速运动镜头利用这样的镜头剪接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的省略。

    (4)在衔接外部动作时剪辑点要力求准确要求主体动作的连贯性。但有时可以利用动作的重复剪辑来表现情绪,可以造成搞笑的效果:动作的省略剪辑,可以造成紧张气氛加弓虽节奏感。

    前苏联工作者给越南拍了一部影片《小青鸟》,耗片很高,因而废片也很多影片完成后,苏联专家回去了越南电影工作者利用他们留下的”废弃物“重新又编辑了另一部影片发行效果也不错。

    技术规范是人为的、死板的有碍于创作的新思路和特殊的新创意。影视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不断发现新因素的情况下发展的。出其不意反色彩、反衬托的效果经常是违反规章的结果所致。

    以上列举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对“技术废片”的思考和重视。笔者曾看过2002年戛纳广告节上的一则啤酒广告描述了这样一段情景,一个歌舞厅的调音师不小心把啤酒撒到了正在播放的唱片上他急忙去擦跳舞的人们先是一愣然后就随着来回摩擦唱盘发出的特殊节奏翩翩起舞。不知道这是不是这种音乐的起源但至少说明因设备故障或技术操作上的失误造成画面、声音上的”技术废片“如果能引起我们一定的重视合理利用,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好地丰富表现形式。如果我们都能做个有心人.相信会有更多的”技术废片“会被合理利用,银屏的表现手段会更丰富。

    另外,再说明一点在这里说了很多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做法不是说我们日常做片子都可以这样做而是提供这样一种可能。大量的影视节目制作还是要在一定的技术标准下进行的。我们只有掌握了正规的技术标准、常规的创作原则才可能谈得上“技术废片”的艺术利用,以及反常规的艺术创作。我们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地盲目追求技术创新。

    [3] 

上一篇:探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