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合唱指挥是集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表演技能于一身的职业,是音乐专业中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合唱指挥应具备的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技能、文化素养、组织能力、音乐感染力和人格魅力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合唱指挥 素质 音乐理论 音乐感知力 音乐技能
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和变化,音乐领域中的指挥逐渐发展为音乐作品的具体诊释者和二度创作者准确地表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时至今日,指挥已成为音乐表演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是整个团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将整个乐队或合唱队变成一个个整体性的‘乐器’由他来演奏,去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真谛”。他既是音乐作品演绎过程中的导演,又是直接参与舞台表演实践的演员。
我国著名指挥家杨嘉仁教授对指挥职业曾作过著名论述,他认为:“半个作曲家、半个演奏家、半个歌唱家、一个当然的音乐理论批评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才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指挥家”。天津南开大学的著名合唱指挥孟超美在其《大学生合唱与指挥艺术修养》一书中谈到:“指挥应具备一个优秀音乐家的全部素质,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就是一部权威性的百科全书”。可见,指挥涵盖的知识面确是相当广泛的。
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挥不仅应该拥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敏锐的音乐感知力、娴熟的音乐技能、广博的相关领域的文化素养、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还应拥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其在合唱作品二度创作实践中的核心作用。
一、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一个音乐工作者,尤其是合唱指挥工作者,无疑应该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这些基础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它包括对音乐作品的本体材料(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配器)的整体把握与分析,以及相关外围材料(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音乐家所处的社会生活状况、音乐家的个人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的了解。指挥家只有在对音乐作品的基本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再结合自己的正确审美观和在二度创作中的创造性的发挥,才会对音乐作品形成比较全面的、深人的、透彻的、准确的概念,并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运用适当的指挥语言来与整个合唱团或乐队进行交流,把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的理解传递给全体演唱者或演奏者,以便将他们引领到音乐作品创作的最佳境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