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美学观点对海报设计的影响(2)
2014-08-16 01:05
导读:设计中将众多的视觉元素化繁为简,变零为整,形成视觉集中而又内容丰富的简洁图形的方式。如以城市印象为主题的系列招贴中苏州印象的几幅作品(图
设计中将众多的视觉元素化繁为简,变零为整,形成视觉集中而又内容丰富的简洁图形的方式。如以城市印象为主题的系列招贴中苏州印象的几幅作品(图2),用了几块相同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图形的形状象苏州传统的小拱桥,但己经图形化,简略化了。提到苏州总是会令人想到小巧玲珑、古典雅致的园林,清幽古朴的小巷,一片黑瓦白墙的水墨画意境。而那些青苔斑斑的小桥,或圆或方或单或双的桥洞可能是最能代表苏州特色的。作品中的图形既体现了“桥”这一江南特有的文化,同时又有图形特有的抽象感,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图形中还融入了带有历史痕迹的书法字体,班驳的字体仿佛在述说着古老的历史。整幅作品全用黑白色调表达,画面除了那几块状似桥的几何图形,大量的留白。在这个抽象图形中,空间、环境、建筑、色彩、形体等都被浓缩在了这个极度简练的象符号内,就内涵和神韵的表现来说,具象的表现是很难进入这种境界的。
三、意境
纵观中国画史,有意无意运用含蓄表达意境的画作不胜枚举。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躁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平面设计中,不仅指设计者所描绘的寄寓着各人思想的画面,而是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音。要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就要进刀‘象”外之“境”,使境生象外。设计作品的形式是物质的、有限的、短暂的,而它的意境美才是精神的、无限的、永恒的。只有当这种物质的感性形式生出了美的本质一精神境界,设计作品才得以美的升华。艺术创作往往来自于一种情绪,表现为一种虚幻的模糊的兴奋和躁动,要想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就要把情感化为一种意象。
看看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作品,他给无印良品做的《地平线》系列海报(图3)尽显大气宁静之感四组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超宽场景,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高角度的拍摄手法突出了人物的渺小,天地之悠悠,平静的构图,画面给人一种“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意境之美,一种大气下的细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比如:It was at that same table that I had eaten my hearty breakfast and my frugal dinner, read my medical books and written my first novel. It was in that same arm-chair that I had read for the first time Wordsworth and Stendha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