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海报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常常采用最具吸引力、号召力的文化符号来作为海报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海报可以说是某个历史时空中文化精神的集中显现。现代海报设计的进程中,很多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要创造出富有民族气息的视觉设计,于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吸收并运用。本文仅从传统美学观对海报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了一些杭理和探讨。
关键词:传统 本土化 设计文化 审美
海报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常常采用最具吸引力、号召力的文化符号来作为海报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海报可以说是某个历史时空中文化精神的集中显现。现代海报设计的进程中,很多设计师己经意识到要创造出富有民族气息的视觉设计,于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吸收并运用。当然这种传统文化并不是单纯地照搬传统图形或符号,而是将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靳棣强先生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就图形来说,吸收传统图形并不是一种“拿来主义”,简单的拿来,只会适得其反,传统图形的运用,应考虑其本身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内容,以创新的角度、变通的思维将传统文化再造,从而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中国古代画论里就有许多美学观点值得我们在现代设计中去探索,而且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本文仅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一、虚实相生
在《老子·四十章》里,老子云:“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书画学中,“无”比“有”更重要,也即是“虚”实更重要。在文人画家夏圭、马远的画中,总是画山水的一部分。即实景只占画面一角,大量空白,以有无相生的方式传达出无限的深意。齐白石画虾,匠心独运地处理画面的虚实、照应关系,留下大量空白,空白即水,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空故了群动,静故纳万境。”(《送参廖师》)虽是讲诗,但苏轼认为“诗画本一律”,也通于画。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审美心理本有完美机能,对于画的空白,观者自会按一种最美的方式去填补。这样,画的空白不仅带来一般的余味,而且产生使各种类型的观者都满意的余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