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口发展进程中个体现代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2)
2014-08-30 01:24
导读:三、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1.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个体自我确证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概念,但任何一个“现代”的概念都包含
三、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1.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个体自我确证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概念,但任何一个“现代”的概念都包含了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等含义,“现代化的人”也应该是具备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精神的人。现代化的人必须体现人的观念和品格的现代化,必须体现现代人应具有的审美素质。
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及
人类学家对人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告诉我们:从人的出现到人对自己的确证,人走上了一条对自身反省和思考的必由之路,当人通过某一中介(本质力量对象化后的物体)看到了人对人自身反省的过程,看到了人在自身的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过程中所有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全过程。于是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连同共时的情绪及其持久的情感全部成了人审视的对象。这对象被称为“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审视对象情感融合的过程就是美的体验过程,即审美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只有培养具备审美心理素质的人,特别是培养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人口发展的目标。“审美现代性具有自身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它内在的反思性”,这种反思“不断地反衬出现存世界的黑暗和不公正,激励人们对美好的新世界的追求。”⑤所以培养人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首要的是培养人在反思中确证自己的能力,培养人实践中积极体验的心态。
2.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移情教育
个体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体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受教育者头脑中的有用信息。审美是个体从接受信息到输出有用信息的过程的中介。因为“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机制是移情,所谓移情即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上,主体的情感灌注于客体之中,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对象获得生命活力,此时意境便产生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又通过新生成的审美意境得以升华”。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审美心理素质教育定位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发展:其本质核心是感性的独立;其基本特征是情感的通融;其特殊功能是创造力的释放;其价值定向是生命的体验。可以通过具体教育内容引发学生的预期心理活动,养成相应的审美心理素质:(转第123页)(接第135页)在智育中展开认知活动,获得感性领悟;在德育中激发动机,内化情感体验;在体(劳)育中实践意志品质,感受生命潜能;在美育中获得审美策略,独立创造意象,这些审美心理素质的综合可实现完整人格的塑成。⑥
笔者以为,人的感性独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性特征。从人的社会化来看,任何人所能理解与获得的世界,只是与他们经验有关的有限的部分。虽然人的知识和经验有主要基于事物的传统性的,也有主要基于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