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索“梆子腔”以及它的演唱方法

2014-09-20 01:39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探索“梆子腔”以及它的演唱方法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戏曲”一直被当成是国粹,但是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摘要:“戏曲”一直被当成是国粹,但是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国粹不但没有明显的发展、进步,而且越来越不被年轻一代所看好,可想而知,它日后的发展将是多么地困难,本文着重讲了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之一的“梆子腔”的概况以及他的具体的演唱方法,希望能给不了解戏曲音乐的年轻一代以学术上的参考。

关键词:梆子腔 唱腔 演唱


  一、梆子腔的起源和发展
  
  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在梆子腔中,承担指挥、引导整个戏剧音乐节奏变化任务的,是以硬木(通常是枣木)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梆子,梆子腔即因此得名。
  梆子腔形成后即盛行于陕西,并广泛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在陕西境内,秦腔分为四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中路秦腔也叫西安乱弹,以西安为活动中心;南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安康一带,也叫汉调秦腔、汉调桄桄、桄桄戏;西路秦腔以原凤翔府所属地区为活动中心,凤翔府旧称西府,因此西路秦腔也称西府秦腔。
  清代中叶,梆子腔已越出秦地,大量向其他地区流传。至乾隆年间,梆子腔已流传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等十多个省份。在所流传的地区,梆子腔银快地就与这些地区原来的乡音土调结合起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剧。
  
  二、梆子腔的艺术形式
  
  1.一般特点
  梆子腔所包括的剧种均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为主奏乐器,从戏剧音乐的结构形式来分,我国戏剧可分为曲牌联套结构和板式变化结构两大基本形式,前者又称为“联曲体”,后者又称为“板腔体”。梆子腔是一种形成最早、最曲型的板腔体结构形式。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唱词主要是七字或十字的上下句对称形式,音乐上采用板腔变化结构,同时又有辅助性的多种花腔乐句。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大部分剧种为徴调式。其旋法多跳进,唱词节奏用闪板(前半拍休止的节奏型),音乐风格具有高亢激越、悲壮粗犷的特点。
  2.梆子腔剧种中的腔
  “腔儿”又叫“彩腔”或“二音子”等,是梆子腔剧种中所使用的华彩乐句,曲折婉转,起伏顿挫,歌唱性比较强,往往有特定的表现功能。“腔儿”主要用于慢板,一般用于慢板上下句的第一逗之后或者句尾,作拖腔。“腔儿”的加入,使慢板的基本句式大大扩充。此外,在其他板式中,也有“腔儿”的使用。“腔儿”的唱法有用假声翻高八度并配以原音“咿”、“咹”、“噢”、“哎”等演唱和不翻高八度用真声演唱两种形式。在不翻高八度用真声演唱的形式中,有的还填入了唱词,使“腔儿”与唱腔的其他部分连接的更加自然。“腔儿”大多用在剧中角色情感十分激动或戏剧情节向高潮推进时。
  3.梆子剧种的板式
  一般梆子剧种板式有:原板(一板一眼,2/4,中速)、慢板(以板三眼,4/4,速度较慢)、流水(有板无眼,1/4,较快)、快流水(有板无眼,1/4,更快)紧打慢唱(有板无眼,极快)、散板(自由节拍,自由速度)、滚板(散板杂以有板无眼)。这些板式在梆子腔各剧种中名称不同,从某些名称中可以看出不同剧种相同板式之间的关系。
  4.梆子腔音乐中的“花音”和“苦音”
  在梆子腔剧种中,秦腔、同州梆子、蒲剧和川剧弹戏等有“苦音”、“花音”的音阶、调式之分。花音又叫欢音,因具有欢快爽朗的风格色彩而得名;梆子腔曲调的音阶以七声音阶为主,并大多为徵调式。在花音音节中,除了突出主音sol外,第二级音la和第六级音mi是调式中的特性音,其重要性仅次于主音,第三级音si和第七级音fa则较少使用。而在苦音音节中,第三级音偏低的si和第七级音fa是调式的特性音,其重要性仅次于主音,第二级音和第六级音则较少使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梆子腔的剧种
  
  (1)秦腔
  秦腔主要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秦腔盛行,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并在陕、甘一带逐渐形成同州腔(陕西)、醴泉腔(陕西),渭南腔(陕西)、周至腔(陕西)、陇州腔(甘肃)、陇西梆子(甘肃)等支系。后来,在陕西省内,秦腔又发展为东、西、中、南四路。流入陕南,衍变为汉调恍恍。
上一篇: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