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洲文艺复兴对音乐发展的影响(2)
2014-11-17 01:00
导读:1.十四世纪前的欧洲音乐 十四世纪前的欧洲,宗教占绝对主导的地位;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同样占领着制高点。“如公元520年前后出现了教堂唱诗班的“乐
1.十四世纪前的欧洲音乐
十四世纪前的欧洲,宗教占绝对主导的地位;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同样占领着制高点。“如公元520年前后出现了教堂唱诗班的“乐监”等名称……公元6世纪出现教会合唱团;公元8世纪出现圣乐学校……可见,从那时起教会就把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当时,人们认为音乐只有在教堂里才能使人领悟神的思想,音乐应该为宗教服务,甚至只能为宗教服务;最有代表意义的音乐就是圣咏——格里高利圣咏。并根据格里高利圣咏,订立了演唱的规则,不允许自由更改,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因此,教会反对和仇视各个时期歌颂爱情、赞美理想的俗乐,认为它们不符合宗教精神,下令将它们排斥于社会之外,并对那些世俗艺人进行迫害和惩罚。
十四世纪前欧洲音乐的主要现象:
地点:教堂,只有教堂里的音乐才能让人与神进行思想交流;
内容:宗教,教会与音乐紧密相连,音乐应该并只能为宗教服务;
形式:齐唱,单声音乐或复调作品;
声乐:歌词,没有歌词的音乐不能让人领悟到神的思想。
理论:三、六度音程是不协和的;以复调音乐为主;教会调式体系是以古希腊调式为基础,没有伊奥里亚调式与爱奥里亚调式(今天的大小调式)。
不可讳言,格里高利圣咏是中世纪前期音乐发展史上塌伟大的成就。是早期多声音乐“奥尔加农、迪斯康特”的基础,是后来几个世纪音乐家们创作的源泉,是为欧洲音乐发展举行的奠基礼,对于它产生的时代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但因此将音乐的内容、形式、体裁作为一种模式长期固定下来,很明显就不可能让音乐得到应有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逆时代潮流而行,只有顺应历史才能生存,这是不以人意志而转移的自然法则,文艺复兴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人文主义的思想产生发展这个历史规律面前,无论格利高里圣咏在以往是多么的辉煌,宗教音乐的坚冰也会被彻底打破,音乐必然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随着文艺复兴思潮的兴趣,“初步具有了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的情感论音乐思想”。在市民的家庭中进行音乐活动、在朋友聚会场合进行音乐活动的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在当时绘画和文学作品如在《十日谈》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形。
15世纪末到16世纪,音乐的“复兴”进入全盛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的主要现象:
地点:在市民的家庭中、朋友的聚会场合有了音乐活动。
内容:开始用音乐的手法描绘人的生活,人的感情。
形式:作品篇幅逐渐扩大,多声部歌谣逐渐成长,和声的感觉和意识逐步形成。
器乐:在音乐中逐渐取得重要的地位。
理论:三、六度属于协和音程;主调音乐开始盛行;以大小三和弦为基础的和声理论建立;伊奥里亚调式与爱奥里皿调式(今天的大小调式)获得理论的支撑。
与文艺复兴前的音乐现象相比,以上变化足以让任何人都能看到它巨大的进步;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感召下,音乐家们的理念发生了转变,思维得到了拓展,他们从意识上逐涛摆脱了神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