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对毛继增先生发现“一音歌曲”的思考(2)

2014-11-23 01:10
导读:《保寨歌》则出现了一个第三音及纯四度的转位,可视为《阿哥嘴巴甜》形态上的发展。(3)福建汉族民歌《人民百姓快活多》,虽然也只由二音构成,唱
《保寨歌》则出现了一个第三音及纯四度的转位,可视为《阿哥嘴巴甜》形态上的发展。(3)福建汉族民歌《人民百姓快活多》,虽然也只由二音构成,唱起来隽永秀丽,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
    当我们把这几首歌放进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去考察,发现“那些交通闭塞、地位偏僻、生产原始、经济滞后”的地区的传统音乐保存得丰富而良好。由西部高原西藏~西南贵州~东南福建,民歌形态的保存确实反映了这一趋势,从这一点来讲,笔者与毛继增先生的观点是相同的。
  4由此引发的联想
    对于三地(西藏地区、贵州地区、福建地区)三个民族文化音乐在形态上的相似性,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4. 1文化传播的结果
    从语言学角度考虑,这四首民歌里,伯谐《战刀鞘中抽出一寸时》处于藏语文化区(西藏山南地区),《阿哥嘴巴甜》与《保寨歌》处于贵州苗谣语文化区,《人民百姓快活多》则属于福建省汉语文化区。据语言文化史研究,三者之中藏语文化来源于7 000年在左右东亚大陆的藏缅语网,苗谣语来源于7 000年左右的东亚大陆的南亚一南岛语网,而汉语则由公元前3 000年到公元前后逐步由藏缅语网、南亚一南岛语网及阿尔泰语系混成[3J。三者既有发生上的联系,又有接触上的联系,所以对于这种音乐文化的相似性。其间必然隐伏着一些文化人类学问题。
    从地域上看,伯谐《战刀鞘中抽出一寸时》、《阿哥嘴巴甜》与《保寨歌》三首歌处于人类学家所谓“藏彝走廊”文化区。
    然而作为福建福鼎山歌的《人民百姓快活多》却并没处在这个“藏彝走廊”文化区。在史上大陆古民族集团南向迁移的三个大的文化波中,地处东南地区的福建文化与西南的“藏彝走廊”文化似乎没有文化波的重合。所以文化接触似乎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 2共同心理模式下的文化认同的结晶
    新进化论大师斯图尔德认为,两个相距遥远互不接触的地区有相类似的文化,它们平行发展,两者并无发生学上的关系。它们之所以相似,是因为在同一间内,这些不同的进化路线受同一原则支配,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条件去适应特定的技术环境。结构主义大师列维一斯特劳斯认为这种支配的原则是基于一种模式化的思维结构,得益于人类大脑本身的智力机制。世界在进入其中时全部被这种智力机制模式化了。
    笔者认为三者的文化相似性,体现了这三种文化受共同的支配原则,而这个共同的原则就是中华民族各族群共同智力机制的模式化。这就是结构主义指出的文化的断片与其整体的异形同构。这种同构的存在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从一个宽宏的视角来看,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共同的文化认同这一文化事实,正是这种同构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国乐系的共性音乐形态。笔者同意毛先生认为伯谐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观点,并且这一发现将对中国乐系音乐形态研究的探微索源具有极高价值。

上一篇:试析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参照下的中国古典舞艺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