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国维的美学角度看艺术作品的“意境”(1)(2)
2014-11-26 02:14
导读:三、意境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王国维认为,有意境的作品应该是:“写情则沁人心脾,描景则人在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文学作品常通过
三、意境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王国维认为,有意境的作品应该是:“写情则沁人心脾,描景则人在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文学作品常通过准确、生动的文学语言来体现意境,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个“弄”字境界全出矣;美术作品中,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镜像为基础,通过对境像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像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如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于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又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像体现意境而采取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二者都需要形象和想象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意境就是画家用所表现的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对山水的情感,画家把这种情感写于笔端,让欣赏者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唐利群
论
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浅论原生态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