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后摄影时代的大众话语空间(1)(2)

2014-12-01 01:15
导读:新媒体成就了后摄影,构建着后摄影。摄影图像的传播媒体主要有:博客、手机、电子杂志、IPTV、播客和专门的图片网站等,它们是影响后摄影时代影像

  新媒体成就了后摄影,构建着后摄影。摄影图像的传播媒体主要有:博客、手机、电子杂志、IPTV、播客和专门的图片网站等,它们是影响后摄影时代影像传播的典型媒体。不同的新媒体用各自独特的方式传播摄影影像,为摄影大众建构了种种开放式的双向共享话语空间。
  一、手机数码相机为摄影打上了“大众”的烙印,奏响了后摄影时代的序曲
  自世界上第一款手机数码照相机J-SH04由夏普与J-PHONE合作推出以来,其技术不断完善,与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传媒不断融合,手机由简单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超级终端。手机数码照相机的CCD/COMS像素不断攀升,成像已与普通数码相机接近,成为一种平民化的数码相机和摄影影像传播的媒体。
  手机相机小巧、灵活、方便,作为手机,终日不离手;作为相机,随身携带,即兴捕捉生活的瞬间, 即时记录人生的感悟,即兴上网“对话”交流,实时传播拍摄的图像。随着手机这个超级终端的潜能不断被发掘,手机上网、手机彩信及手机报纸等功能则使手机这个媒体成为“大众对话”的共享空间。
  手机摄影的纪实功能, 赋予了手机摄影图像的纪实特性。手机传播的实时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摄影图像信息传播的时效特性。例如,“9·11”事件及伦敦系列爆炸袭击发生后,最早的新闻照片来自于拥有照相手机的普通民众,他们第一时间获得并上传新闻图片。新华社摄影部丁玫认为,“这对新闻摄影来说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标志性事件,是新的新闻工作不断发展延伸的又一个里程碑。”手机相机作为即兴捕捉影像和实时传播图像的新媒体,已经悄然渗透进了社会生活。手机摄影,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式,演绎成为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社会纪实摄影文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摄影图片博客是摄影大众展示自我的一种话语空间
  摄影图片博客是一个网页,由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摄影大众在摄影图片博客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信息。摄影图片博客,作为传播摄影图片的一种新媒体, 是摄影大众自主、自由、自觉表达的一种话语空间。
  在摄影图片博客上,拉斯韦尔“五W模式”中的传播者,可以是摄影图片的创造者,由于集编码、释码于一体,能够随时随意地传播摄影图片信息。“五W模式”中的受众,通过反馈参与评议,也可以成为新内容的编码者。这样,博客和博客、博客和非博客之间建立起的联系通道,使摄影图片的传播由传统的单向不循环转变为多向循环,形成为互动的传播,使摄影走向“对话”。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型告诉我们,摄影图片信息传播在一个循环之后,并非回到原点,而是不断膨胀,促进“认知场”的扩大,裂变产生更多的信息。频繁互动与交流的摄影图片博客,是摄影大众的一个互动对话空间。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卓 嘉
小议歌剧《图兰朵》艺术风格
生命的纯度与艺术的高度
上一篇:妙悟的美学历程(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