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后摄影时代的大众话语空间(1)

2014-12-01 01:15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后摄影时代的大众话语空间(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数字化摄影与数字化传媒催生了“后摄影时代”,无
内容摘要:数字化摄影与数字化传媒催生了“后摄影时代”,无论是摄影的物质形态、摄影的文化形态还是摄影的艺术形态,都在发生着变化。大众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用数码摄影记录多姿多彩的生活,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摄影开始走出那个“艺术圣圈”,开始了大众化的摄影时代。数字化的新媒体作为存储载体和传播载体,以全新的传播方式构建着“后摄影时代”,为摄影大众架构了一种自由表达和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大众摄影文化依托新媒体开始了新的时代。
  关 键 词:后摄影时代 新媒体 摄影文化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摄影理论工作者已注意到,数字技术“入侵”引发的多元化摄影格局;数字技术引发的摄影物质文化的嬗变及摄影精神文化的解构,并开始探讨摄影文化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的重构;研究由摄影历史性变革引发的大众话语时代的发展态势。“后摄影时代”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假说,它正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成为对摄影时代发展态势的一种概说。是什么在催生这个时代的到来呢?是数字化的摄影和数字化的影像传媒导致了摄影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剧烈嬗变,摧生了“后摄影时代”,是日臻完善的新媒体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密锣急鼓地开始入侵摄影,至90年代,数码摄影技术已日臻成熟。数字化摄影技术表现为摄影成像工具的数字化、摄影图像及图像处理的数字化、摄影存储载体及传输载体的数字化。银盐成像系统和数字成像系统形成了摄影成像体系的多元化结构。“银盐摄影”用胶片、相纸等感光材料记录影像,图形是由黑色金属银微粒结构而成,银微粒在片基上的疏密分布便幻化出种种视觉影像。数字摄影用CCD或CMOS传感器成像,图形由数字点阵结构而成,数字的变化显示出形形色色的视觉影像。数字摄影通过计算机数字处理,解构视觉元素,重构摄影图像的时空,或幻真成假,摄现实为纪实的再现图像;或幻假成真,用“数字”物化心灵意象为虚拟的创造图像。数字摄影图像通过存储载体与传输载体传播,传播时空范围和速度快慢也发生了变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新媒体迅速进入到千家万户,骤然普及,迅速渗透进大众的生活,逐渐拉开了摄影大众化的序幕。摄影人的大众化,鉴赏人的大众化,让大众成为了摄影文化的主体。大众化摄影为摄影大众的诉求,一是提供了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有时间、有能力表现自己的平凡生活、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用摄影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人性欲望、幸福追求和人生理想。二是让摄影大众拥有了平等交流的话语权。他们通过数字传输,与他人分享自己创造的影像。通过反馈的获取、参与评述、互动交流,共享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体验。三是让摄影大众真正获得了自主“说话”的自由,无论是纪实的数字影像,或是虚拟创造的数字影像,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动手去创造影像,摄影大众真正体验到了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愉悦。
  应当看到,单纯的技术发展和摄影人数的增多并不等于后摄影时代的到来,摄影图像的数字化与数字式的信息载体形态、数字式的传播形态的共生共存,才真正导致了摄影文化的嬗变和摄影时代的演变。正是应运而生的新媒体对数字摄影图片及数字图像信息传播的顺应,让摄影大众能够自主、自由、自觉地“说话”,让他们的话语能够传递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 新媒体又反过来刺激着摄影文化的嬗变和重构。
  数字摄影图像即拍即得,在拍摄的即刻就能观赏到捕捉的画面。与P2P网络技术的联袂,即可实时传输、远程传播与互动传播。数字摄影图像展示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拥有了多样化的话语空间:摄影大众可通过自助餐厅式的网络服务传播自己的摄影图像;可通过图像的超链接实现信息的细化和深化;可通过点击网络实时获取摄影图像;“网络摄影展”“手机摄影展”“电视摄影展”突破了展览厅的局限时空,完全改变了传统摄影展览的时空概念。如此种种新媒介极大地丰富了后摄影影像的展示方式、传播方式与传播空间。大众摄影要发挥自己的社会话语功能,必须依托新媒体的运用。
上一篇:妙悟的美学历程(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