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中央日报》原编者按:作为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当代中国花鸟画大家和中国文人画在新时代重要流变的代表性人物,周天黎先生始终履行着自己与真、善、美的心灵之约,站在香港这块中西文化交融的土地上,发乎情,起于思,抵于理。以自已的学养和一个艺术家的良心,以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格高度,以犀利的思想触角和明快爽辣的笔锋,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诚实敢言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她精神之旅中发出的思想之光;她对历史文化纵深的探觅与独到的铿锵回音,宛若物欲横流中一缕翠绿的风,令人醒目!这位20世纪最具振撼力的花鸟画《生》的作者、20年前就崛起于画坛的女画家,是未来中国美术史上绝对无法绕过的一个人。本报今天发表其万言长文《中国绘画艺术创新与发展的思考》,以飨读者。不同思想背景的人,对该文自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很正常,也可以讨论。我们认为,周先生具有独立学术视野的艺术观点值得人们深思。毕竟,不断开放进步与繁荣发展是海内外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神州大地的殷切期盼。
一
很长一段时间来,在中国美术界,有关国画的笔墨与色彩,形式与构图,传统与现代,风格与流派,气势与意象方面的讨论言人言殊,高见纷呈。与此同时,一些人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讨伐追迫也是紧锣密鼓,誓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有鉴于此,我想从另一宏观的思想层面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任何文艺的复兴、文化的繁荣,都是以自由活跃、百家争鸣的思想为前奏,以政治文明宽松下的和谐社会为条件,以对人类本性深处之美的激发为基点,并以社会良性变革进程为必然。艺术家的敏感心灵极容易体会到人生的苦涩和欢乐,又时时受到真理的感召和被激情所驱使,因而,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挟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精神。为此,只有在那些人为设置的限制学术自由的禁忌都得到突破,各种创新思维的艺术实践都能得到包容和尊重的情况下,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才能畅顺地吸收新时代的基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真正得到振兴和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