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4)
2015-01-22 02:57
导读:乡土情节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一首熟悉的乡土音乐所勾起的绵延不断的乡土情节,可以增强人们的乡土意识。激起民众对故土的眷恋与怀
乡土情节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一首熟悉的乡土音乐所勾起的绵延不断的乡土情节,可以增强人们的乡土意识。激起民众对故土的眷恋与怀念,丰盈民众的心灵与精神,并使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工作中去。
我们不难想象,再过若干年,那些曾生动记录着民众的历史、文化、生活、情感的风格各异的乡土音乐将会消亡,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美玉将永远尘封在过去的时空里,这将是多么惨烈的文化悲剧!因而拯救那些有着厚重历史感,深蕴生命力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乡土音乐,是对历史的钩沉和对文化的淘沥,是对先人的告慰和对后人的交待。
参考文献
[1](奥)汉期立克,论音乐的美。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于润祥音乐美学史论稿。
[4]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人民出版社。
[5]苏斌、李辉,桂东客家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6]广西贺州市文化局临制,客家乡土音乐(DVD):贺州春色赋,一方水土,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艳辉,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师范学校,长期从事乡土音乐家田野调查工作,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审美,职称:讲师论文出处(作者):
叙述声音浅论(本科毕业论文)
侗族大歌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