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思维奏响京剧艺术的时代乐章(4)
2015-04-13 02:11
导读:五、培养人才与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对于京剧创作人才来说,编剧、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虽然都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但音乐创作人才的短缺显得更加
五、培养人才与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对于京剧创作人才来说,编剧、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虽然都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但音乐创作人才的短缺显得更加严峻。六、七十年代培养的作曲人才,现在成为了支撑当代京剧音乐创作的中坚,但他们大都年届花甲,甚至有的已逾古稀。环顾四野,放眼搜索,30至40岁年富力强的接班人,更是寥若晨星。卓有成就作曲家的年龄老化,中年作曲人才的断档,青年人才的不断流失,戏曲学院作曲专业的生源的不容乐观,所有这些,成为了与会代表最感忧虑的问题。京剧音乐博大精深,积淀丰厚,作曲者首先需要吃透传统。不仅要熟悉不同声腔、曲牌、板式、调式等京剧的基本程式,还应了解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唱腔的风格,以及不同演员的艺术个性;传统京剧的各种锣鼓经也必须烂熟于心。与此同时,作曲者还必须掌握现代作曲技巧,具备高度综合的能力。因此,培养一个合格的京剧作曲人才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对此,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朱维英坦言,戏曲学院作为全国唯一的戏曲高等学府,加紧培养,并且竭力造就出唱腔写作与音乐配器甚至指挥兼擅的京剧音乐创作人才,已是迫在眉睫。与会者深深感到,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创作队伍,要实现京剧音乐的创新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与创作人才相关的是乐队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大多数院团没有一个能胜任创作剧目演奏任务的基本乐队建制,因此不少作曲家在实际创作中,时常要遭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作曲家的创造性。
六、当代京剧音乐创作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考
江总书记告诫我们,对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文化创新”和“理论思维创新”,这正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时代赋予每一个民族艺术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研讨会上,针对目前京剧音乐的创作现状,代表们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纷纷提出,要使京剧音乐创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要用创新的理论思维,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战略高度上的提高认识;其次应在组织创作的方式上有一些新思路,新办法。对于即将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沈利群、汪人元等人的观点更是代表了与会不少专家的思考,他们提出,今天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集中集体的智慧,在专业性不断提升和转换的过程中,汇集更多的优秀人才,把最精彩的创造力集中起来,做一些集体性、实验性的攻关。因为戏曲艺术的深厚传统是多少代人积累而成的,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不断添加,不断创新,这是中国戏曲创作的优秀传统,不见其首,也不见其终结。因此,我们今天在高度强调京剧音乐创作专业化的时候,要在京剧音乐创作上获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对本剧种的建设形成有效积累,就不能完全靠各地自由生长。张建民认为,戏曲史上京剧艺术发展有过三次质变过程,一是京剧的形成时期,二是京剧多种流派形成时期,三是京剧“样板戏”创作时期。我们期待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几年或几十年后,能出现新的质变。那时可能出现多极化、多形式、多风格、多组合、多变化的艺术形态。大家普遍认为,应以实施“精品工程”为契机,创作出更加深刻有力地反映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让当代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新的贡献。
论文出处(作者):
俯视与仲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
剧院的“现代”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