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1)
2015-05-29 01:16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数字化环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灌输式视唱练耳教学现状的分析,并与西方视唱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灌输式视唱练耳教学现状的分析,并与西方视唱练耳教学相比较,阐述了利用多媒体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优势,提出了数字化环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这为音乐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 键 词:数字化 视唱练耳 教学
音乐发展到今天,虽已不纯粹是听觉的艺术,但其主要特征还是表现在需依靠听觉来实现感受和反应。因此,视唱练耳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音乐技能基础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音乐的鉴赏能力,在
音乐学习中是十分必要的。
由“视唱练耳”一词可知,此概念包含“视唱”与“练耳”两方面的内容。视唱是指对作品不经过预习就能视谱即唱或视谱即奏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视唱的训练来达到。其特点就是需借助视觉以及内心听觉将乐谱用人声再现。①练耳即听觉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并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丰富和提高其内在听觉,加深对乐谱的实际理解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力。②
现今,数字化信息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音乐教育领域,并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一、传统视唱练耳与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之比较
1.教学工具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这两个图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前苏联音乐理论和教学方法影响下的“传统”灌输式的视唱练耳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要素的学习要求,无法保证学生实际掌握的音乐实践能力,且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偏重音乐技能上的训练,而忽略学生音乐素质上的培养,重视对“音”的听觉,而忽视对音乐的认知。③传统视唱练耳教学还存在着各院校、教师之间交流不便的弊端,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使视唱练耳教学与现代音乐诸要素相脱节,滞后于当今音乐发展的需要。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邹宜宁 孙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关于“哼鸣”的思考
如何使钢琴歌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