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代性视野下的新生代电影
2015-10-09 01:05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解读现代性视野下的新生代电影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现代性,作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认真
摘要:现代性,作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认真反思。置身于现代性的学术视野,第六代电影的读解可以从现代性反思、真实性深化、先锋性探索三方面进行探讨,审美现代性得以凸显,正是在此意义上,第六代电影提供了一份可资解读的文本。
关键词:现代性 新生代 真实性 先锋性
现代性作为百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认真反思;但是。迄今我们仍然不能对现代性问题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位、理解和阐述。目前,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是将现代性大致分为两层: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社会现代性代表了一种在社会经济层面强烈追求现代性的理想,这种现代性理想坚守“现代”的时间观念和价值立场,追求“进步”、“解放”。这种“进步”、“解放”的信念建立在形而上的“历史不断进步”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现代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现代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意识形态化成为一种“进步”的标志。审美现代性则作为审美活动是对现代性的回应,它以主体性和个性为核心,对工业资本主义及其阶级社会的种种现实和观念进行审美的反思和批判。因为社会现代性的极度发展会带来极度膨胀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从而排斥“人文理性”反过来异化人性的正常健康发展。
从九十年代初的崭露头角,第六代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今天,我们有理由对第六代走过的这二十年进行一次盘点,其电影的意义何在?在这二十年的风风雨雨里,有哪些得失可以留给后来人借鉴?
置身于现代性的视野笔者认为,第六代电影的读解至少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探讨:
一、现代性反思
从二十世纪开始整个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现代化”“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随着社会现代性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进行。到了第五代导演之后的第六代导演那里,尤其在前期第六代导演那里现代性的危机加深了,“审美现代性”的维度凸现出来了。毋宁说,年轻的第六代导演们以其单薄赢弱的个体之躯、超前敏感地体会到了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异化、人格分裂的种种存在危机。于是,他们借助于破碎零乱的“后现代形式”试图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因此,不少第六代电影都具有独特的审美现代性意义——在一个追求现代性的“全球化”时代反思人的主体价值,张扬人的审美感性,从而对社会现代性构成逆反与纠偏使人有可能避免遭受“异化”的“单面人”的命运。
大学排名
《北京杂种》、《周末情人》、《头发乱了》、《童年往事》、《牵牛花》、《危情少女》、《苏州河》、《月蚀》、《梦幻田园》等影片都极力传达了他们动荡不安、迷离驳杂然而却真实感性的生存体验,在迷乱、困惑、无奈中隐含着希冀都不无这种以审美现代性对抗社会现代性的独特意义。一部分第六代电影则深入到潜意识、隐意识的层面来探索当下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如《悬恋》、《邮差》、《冬春的日子》等。于是他们在外部世界的喧哗与骚动中返归内心自我,回到回忆、梦想的源头为感性、体验、诗意和抒情留下一块地盘。借用一下卢卡奇的说法,第六代导演式的真正个体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则可以视作是对现代性的“第二次自我批评”。
二、真实性深化
真实性,这个涉及到影片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在第六代导演的影片里得到了突出体现。在中国百年电影历程中,真实性在早期影片中,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的左翼电影中比如《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中是突现的,可以说影片跟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同一关系。建国以后,处于意识形态重建的需要,中国电影逐渐梳离了电影的真实性,观众无法在影片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实在”,真实性被“遮蔽”在影片之外,这种状况在文革十年中达到了顶峰。文革后的第四五代电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现实,但我们知道,第四代电影多为反思,是在回顾、控诉文革的罪恶,而很少关注当下性:第五代电影热衷于电影语言的突破。后来又开始固定化的“乡土化”模式创作可以说无论在第四代还是第五代电影中,对当下性、对真实性的关注都是不够深入的。这个担子由第六代电影人接了过来。我们终于可以在第六代的影片中读解到一个真实的可信的赤裸裸的当下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