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手风琴发展的流变(2)
2015-12-31 01:08
导读: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手风琴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繁荣和提高的阶段。提到手风琴在我国的发展,有一位手风琴演奏家不能不提,她就是日裔德籍的手风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手风琴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繁荣和提高的阶段。提到手风琴在我国的发展,有一位手风琴演奏家不能不提,她就是日裔德籍的手风琴演奏家御西美江女士。1983年,御西美江女士随其父来华访问,⑥期间在天津,她用185贝司手风琴的演奏,让我们认识了这件叫做自由低音的手风琴。自由低音手风琴细腻的表现力、左手宽广的音域、丰富的和声进行和对复调音乐精湛的演绎,让更多的手风琴教育者和演奏者领略了手风琴的魅力,开始重新审视这件在我国已有60多年历史的乐器。更多有志之士看到了我们与国外手风琴教学和演奏的差距,潜心学习,专心研究。之后的各种学术交流和各种赛事为推动我国手风琴的发展、繁荣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80年代的学术交流除了御西美江女士两度来华讲学外,还有1984年10月美国手风琴家罗伯特·达文教授在北京和1988年8月琼·索玛斯教授在上海的讲学交流活动。主要赛事有1987年在
四川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青年手风琴比赛”和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鹦鹉杯’手风琴邀请赛”。
如果说80年代,手风琴在我国开始大规模发展的话,90年代以后,手风琴在我国便是蓬勃繁荣的时期。这期间除了各类学术交流和赛事频繁在各地举办外,诞生了一种集手风琴大师讲座、优秀手风琴演奏家专场音乐会、知名专
家教授的公开课和高规格的国际手风琴比赛于一体的组织形式——国际手风琴艺术节。从第一届北京国际手风琴节1993年8月在北京举办,到现在已成功举办了11届。每届的国际手风琴艺术节特色鲜明,精彩无限,对我国手风琴与世界手风琴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0年7月,
天津音乐学院举办了中国首届手风琴大师班。(转第101页)(接第83页)2002年8月和2005年8月,“中国·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在天津音乐学院隆重举行,艺术节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反响强烈。之后,2006年5月,“中国·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在上海隆重开幕。这是一次世界手风琴界的盛会,此次艺术周的主题是“手风琴音乐在中国的多样化发展”, 艺术周期间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各地多元的手风琴文化,使人们充分享受到手风琴带来的快乐。手风琴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为我国手风琴教师和手风琴学生提供了大量前沿的手风琴信息,使我们了解了最新的世界各地的手风琴发展现状。大师们精湛的演奏,音乐会和比赛中呈现的手风琴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组合(包括独奏、重奏,以手风琴为主奏乐器的室内乐、手风琴流行音乐等),为手风琴展现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上世纪90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