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我国手风琴发展的流变

2015-12-31 01:08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浅论我国手风琴发展的流变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手风琴在中国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已成为一门独立的
摘要:手风琴在中国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以手风琴传播为主线,以手风琴演奏与曲目演变为要点,对我国手风琴艺术的流变作一综述。

关键词:手风琴 发展 流变
  
  手风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乐器的“笙”。①据资料记载,1777年,阿莫依特(Amiot)神父将中国民族乐器“笙”的活簧原理传入欧洲。19世纪初,奥地利人墨尔谢里、德国人布斯曼等一批大师对簧片的震动进行了改进。1822年,德国人佛里德里霍姆·布斯曼诺姆(布斯曼之子)发明了第一个用手拉的具有手风琴雏形的风琴。1829年,奥地利人西里勒斯·达米安设计制造了有左手和弦伴奏的手风琴,至此,世界上诞生了被正式命名为Accordion的键盘式手风琴。被称为“手风琴之父”的 美国人皮特罗·迪罗在变音器自动按钮和音域标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②
  从手风琴的主流看,手风琴分为键盘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键钮式手风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巴扬。19世纪中叶,手风琴传入俄罗斯,从1905年开始,斯捷尔里可夫(1872—1959年)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叫做巴扬的乐器。大概在20年代初,斯捷尔里可夫的学生萨索诺夫制作了类似185贝司自由低音的巴扬。③虽然这种琴演奏起来不舒服,但该琴的诞生无疑是手风琴制造业的一次革命。1929年,斯捷尔里可夫经过长期研究探索,终于制造了第一架双系统自由低音巴扬。通过该琴左手部分的切换器可以自由改变左手的功能,既可演奏传统低音又可演奏自由低音,这种可变换的双系统巴扬比185贝司自由低音的巴扬演奏起来更方便,被广大演奏家所认可。
  手风琴传入我国, 至今已经历了70多年的历程。在历史长河中, 70多年微不足道,但对于手风琴来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普及,从普及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回顾手风琴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一、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
  
  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来华的西方人把手风琴等西洋乐器带入我国。那时的手风琴结构简单,完全不是现在意义上正式演奏的手风琴,只是用作收藏、娱乐或送给孩子的礼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前苏联人在我国东北居住生活,手风琴作为俄罗斯的民间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受到我国众多手风琴爱好者的喜爱,并向他们学习手风琴的演奏技艺。40年代,国外的演出团体在华演出中,经常使用手风琴作为主奏乐器,无形中吸引了更多的学习者,受当时条件制约,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口授。据记载,当时的手风琴教科书有《手风琴独习》《手风琴教科书》等。④主要演奏的是《杜鹃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等曲目和一些根据俄罗斯民歌改编的短曲。这一阶段,虽然手风琴结构简单,学习不够系统,曲目简短,但它的意义在于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二、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封建统治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手风琴作为一件和声乐器,它既可独奏又可伴奏,既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又便于携带,既可以站着演奏又可以坐着演奏,使用十分方便,很快便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乐器。上世纪50年代初,手风琴首先在部队的营房里响起来。1950年东北音专(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手风琴专业的设立,为我国手风琴在其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0年代,王域平教授与张增亮教授创作的《牧民歌唱毛主席》(后改名为《牧民之歌》)⑤和曾键先生改编的《我为祖国守大桥》等手风琴作品完成,这些手风琴作品极大地挖掘了手风琴的乐器特点和技术特性,为手风琴作品注入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较早期的手风琴作品又有一定的难度,旋律朗朗上口,非常适合手风琴的演奏。这些作品至今仍常被手风琴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曲目和演奏会曲目使用,深受手风琴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这些作品的诞生标志着手风琴不仅具有简易的伴奏功能和演奏简单的小曲,它还完全能够胜任结构复杂和声变化多样的要求,为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找到了突破口,为日后的中国手风琴创作奠定了基础。70年代普遍使用的手风琴教材是我国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张自强先生的《手风琴演奏法》,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影响了我国一代手风琴学习者和演奏者,是当时手风琴学习者和演奏者的首选教材,迄今为止已发行近百万册。70年代末,利用广播这一重要宣传阵地,播送的手风琴讲座和播放的演奏家演奏的手风琴作品等形式为日后手风琴的发展、繁荣和提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上一篇:浅谈左臂画家高凤翰的书画作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