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发展(2)
2016-01-01 01:01
导读:3.1 精办节目,走主持人中心制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的主打,节目主持人则是整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灵魂,必得大力培养权威型,明星型
3.1 精办节目,走主持人中心制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的主打,节目主持人则是整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灵魂,必得大力培养权威型,明星型的主持人,逐步从目前的制片人主导转向主持人主导制,主持人不能再只是名义上的“主持”,被动服从制片人和编导,而要成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乃至频道真正的“灵魂”,统筹自己的节目,策划,包装节目,创办品牌节目,专栏也要围绕主持人进行。
3.2 报道手法和多样化,表现形式艺术化
动漫画,如今不少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也用到了动漫画,例如有一则新闻是讲述邻里之间矛盾事,住在楼上的居民想要将一架钢琴搬进家里,由于门小琴大,不得不考虑从底楼邻居的阳台里把钢琴吊进屋里,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底层的居民要求楼上的人家留下五百元“买路钱”,于是产生了纠纷。传统的报道手法可能是依靠语言叙述和背景画面相结合,然而在这一段电视新闻杂志中,记者专门制作了一段完整的动画讲述了这一过程,使观众犹如看了一段故事片。
音效。新闻中除配音之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声音——一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当然,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配乐也是常见的,但拟音对纪实来说是一种非常规做法。2004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上海市一居民家中的天花板忽然坍塌的事故,由于不可能记录到坍塌实况,于是,记者在使用已损坏的天花板的镜头时添加了模拟坍塌的响声。效果十分夸张。
模拟场面。通过模拟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在纪录片中常有运用,单纯的新闻中较为少见,该电视新闻杂志类申报道2004年2月15日的海宁特大火灾时,现场的房屋已经灰飞烟灭,前去采访的记者仅看到了一堆瓦砾,于是节目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灾现场,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成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显然,观众看到的新闻画面并不是真实的纪录。
大学排名 表演镜头,2004年3月18日的一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位女士将一条从国外带回的裤子拿到一家裁缝店加工,孰料隔天去取时发现裁缝店转眼变成了烟纸店,整条新闻报道有一段精华之处,那就是由那位女士亲自“扮演”女主角,在“事发当天”赶到烟纸店诧异地大叫一声:“咦,这里不是裁缝店嘛,怎么变成烟纸店了?”记者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已经超越了纪实的界限,于是小心谨慎地打上“模拟”字样的阶段,使得这些带有演艺色彩的非纪实镜头的运用“合法化”。
表意镜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一篇报道《难圆绿色梦》1995年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
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其中记者在一个模仿人物视角的主观镜头上添加了绿色的植物边框,象征他怀念从前绿色林园的心理活动。
3.3 培养节目的受众意识
现在的新闻传播总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民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大众的知情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受众的接收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实,还渴望了解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