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尧头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2)
2016-02-24 01:20
导读:设想如果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的尧头陶瓷就这样消亡,失去的将是一种文化环境,而这种文化环境的所有者并非个人,而是整个民族甚至是
设想如果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的尧头陶瓷就这样消亡,失去的将是一种文化环境,而这种文化环境的所有者并非个人,而是整个民族甚至是世界。
为了不再有更多的遗憾出现,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让人欣慰的是为了抢救这一独具魅力的尧头窑陶瓷文化,澄城县人民政府及当地文化部门已结合专家意见,实施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
成立保护小组,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深入技术研究,组织有关各方面管理。
(一)积极征集散落在民间的陶瓷器。
(二)筹建澄城尧头陶瓷博物馆及其辅助设施。
(三)对陶瓷艺人的保护以及对传承发展所做的积极的工作。
(四)对古窑址的保护及阶段性复原。
三、尧头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讨与对策
我们对尧头陶瓷文化进行挽救,目的是更好的保护。而保护的最终目的又是让这种文化能够得以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澄城尧头窑,了解澄城尧头文化。
(一)明确的目标与准确的定位
为了能使这些保护工作顺利的进行,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恰当的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陶瓷业的发展又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每一件陶瓷艺术品上都会或多或少的留下历史的印记。如果说越窑的秘色瓷以其高贵稀有而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的话,澄城尧头陶瓷则更多的体现的是民间生活,是地道的本土文化的代表。每一件颇具实用价值的器物上都显示出淳朴的平民气质。对于千年植根于这片黄天厚土上的尧头陶瓷来说,这无疑是最让人动容并倍感亲切的亮点。准确的定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众所周知的意大利就是以“旧”为主调,展开宣传并发展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他们借助陈旧的格调来诉说往日的辉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根据自身特点来定位,抓住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借“遗产”概念的拓展,让“古代珍品”不再成为博物馆或个人收藏的专利,提升具有审美、教育、研究和反映文化生活特性等多方面价值的文化识别性。
(二)方法与形式
根据明确的目标与准确的定位,就可以打造出相应的建设模式。包括全程的宣传,博物馆的建设规模及风格,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尧头陶瓷为原点辐射出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带动澄城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我们以文化的传播带动经济,随着经济的增长来达到保证文化生存的目的,而生存的意义又在于让文化更好的传播。
(1)定位准确及有特色的传播方式
保护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之上,了解的途径不外乎看、听、感受。毋庸质疑首先需要的是宣传的推介,宣传活动应本着遵循发展规划,分阶段、立体化的进行。同时对宣传媒体和形式的选择也应建立在对自身特色的挖掘之上,力求将宣传做实做透。可以以“千年不息”“古陶文化”“原生态特质”为切入点展开宣传。并且强调宣传、传播的趣味性以及与老百姓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量增容(参与式博物馆、自制陶瓷纪念品等),只有特色定位的宣传才会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由此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特色博物馆
①专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