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钢琴演奏者的成功之路(1)(2)
2016-02-26 01:23
导读:现今除书谱资料之外,还可以借助名家的音响资料,直接从声音形象中,领略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过对照不同钢琴家对同一作品的艺术形象的演奏,了解作
现今除书谱资料之外,还可以借助名家的音响资料,直接从声音形象中,领略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过对照不同钢琴家对同一作品的艺术形象的演奏,了解作曲家的风格和演奏家的特色,借鉴学习,提高修养很有必要。
四、必须注意自己的心理因素
钢琴,在几百年来的不断改良中,以其独特的魅力、无穷无尽的色彩变化,风靡全球,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从世界范围来看,钢琴也许是除歌唱以外最普及、分布区域最广、学习人数最多的乐器。几乎所有的学琴者,包括钢琴演奏工作者及钢琴大师,都会面对舞台紧张心理的挑战。只注重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注重自己演奏技巧的提高,而忽略了心理素质方面,即使已经具备了一定演奏水平的演奏家上台演奏,也难免表现出异常的心理紧张而难于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所以我们不仅应具备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实际水平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
1.克服心理恐惧感
由于乐曲的演奏具有严格的时值和松弛灵巧的技术特点,所以演奏者需要高度的思想集中来承受这种心理负担。乐曲演奏技巧的难度,客观因素在演奏中的强烈刺激,使大脑皮层和皮下某些与消极情绪有关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而某些与活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则强烈地抑制,如果这种刺激愈来愈强烈,就会使大脑工作发生紊乱,向外发放的神经冲动失调,从而造成时间与空间的知觉不灵,使手指弹奏技术突然遗忘,此时心律失常,内分泌增加,注意力分散,造成强烈的生理与心理紧张,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恐惧。所以演奏者对自己进行的演奏要充满信心,消除反常的防御反射。改善抑制过程,有意识地控制消极意志的表现。培养钢琴演奏中所需要的意志品质和技能。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临场演奏情绪要自我调节
钢琴演奏活动是在演奏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处于高度紧张的条件下进行的,是演奏者的才能、注意力、想象、意志、音乐思维、音乐听觉、音乐记忆、个性心理特点、
美学心理表达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统一。由于过度紧张,希望超水平演奏,过分注意听众反应,过分精神集中而引起的精神不集中等,这些都造成了不稳定的演奏情绪,影响演奏水平的发挥,没有音乐表现力。对于演奏者来说,意志品质、情绪与情感品质在演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的高涨与低落、情感的丰富与单调、意志的坚定与薄弱都会直接影响演奏者的演奏质量。所以,我们要会临场自我调节。上场前,应安静下来,使呼吸均匀流畅,获得一种平和、镇定的感觉;也可有意识地通过手指肌肉的运动来刺激大脑,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恢复正常。如用加大手指动作和力度的深触键方法,增强触键感的准确性和控制力,减缓大脑的兴奋度,恢复正常的反射功能。逐渐加快速度,让手指自然、
放松地跑动,用以提高灵敏和放松度,使神经系统保持与演奏需要相适应的兴奋程度和调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从而在演奏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 弦
CG时代的视觉素养教育
宋代陶模艺术的启蒙教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