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湾纪录片迅猛发展的原因(1)
2016-04-20 01:06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近年台湾纪录片迅猛发展的原因(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与台湾电影长期低迷徘徊的境况不同,近年来,纪录片成为台湾
与台湾
电影长期低迷徘徊的境况不同,近年来,纪录片成为台湾原创力强劲的创作形式,一枝独秀。从《歌舞中国》、《跳舞时代》、《生命》到《无米乐》、《翻滚吧!男孩》,台湾纪录片作品接力上场,美誉不断。讲述老农故事的《无米乐》以及关注小体操选手的《翻滚吧!男孩》分别创下了400万、500万台币的票房,而纪录“九·二一”灾后重建的《生命》更是突破了1000万台币的票房大关。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湾纪录片出现上扬发展态势也并非偶然,它是各种因素长期影响、共同作用、合力促成的,是台湾纪录片人踏实耕耘、厚积薄发的结果。笔者认为,造就今日台湾纪录片繁荣局面的因素主要包括纪录片专门人才的培养、数字技术成熟对纪录片创作普及化的支持、相关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纪录片文化普及计划与推广等等。
(一)专门的纪录片教学为台海纪录片发展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台南
艺术学院纪录片研究所是台湾第一所专门训练纪录片制作人员的机构.有7位老师。从1997年开始,该机构每年从两百多位应考者中精挑细选出12名左右的学生。人学头三年,学生须学习基本课程,比如纪录片史、
美学、田野调查、
社会学、经济学等等,最后一年主要是实践创作,但之前每年也都必须提交作品。毕业考核包括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论文要阐述其纪录片创作理念。作品不一定在媒体上播出,但学校每年都会办一个联合展,也在校外搞放映会,请业界专家来做讲评。
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使得台南艺术学院纪录片研究所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纪录片人才。他们活跃于台湾纪录片创作领域,各种奖项和影展上常常能看到他们的作品。科班出身的他们奠定了台湾纪录片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是推动台湾纪录片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力军与中坚力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现任台湾纪录片发展协会理事长的杨力州就是从台南艺术学院纪录片研究所走出来的。他长期致力于纪录片的拍摄与发展,作品众多,并屡获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的肯定。从《我爱050)、(毕业纪念册》到姐妹作《飘浪之女》与《新宿释,东口以东》,杨力州被称为“台
湾当代最重要的纪录片导演之一”。②
(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成熟为台海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数码、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成熟,为台湾纪录片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证。藉着科技发展的力量,台湾纪录片直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80年代后期,小型录像机的出现就极大地推动了台湾纪录片的发展。它价钱便宜,操作也不复杂,大大降低了纪录片拍摄的门槛,用它来拍摄纪录片的人大量涌现。台湾纪录片创作开始普及化。而90年代以后出现的数字化小型电子摄像机更为台湾纪录片的发展注人了强劲活力,价钱上它也相对不贵,在技术上却比小型录像机更为成熟,影像效果更为接近Betacom。小型电子摄像机的出现无疑是推动台湾纪录片最近十年普及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技术条件有了保证之后.纪录片不再是导演和专业人员的专利,只要有兴趣,只要手中有一台DV机,人人都可以拍摄纪录片。水涨船高,台湾纪录片优秀之作屡现,纪录片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开始飞翔。
(三)纪录片创作的鼓励机制不断完普—台湾纪录片发展的助推器
拍摄纪录片需要投人较高的经费和大量的精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资金短缺是很多独立制片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势必会遇上的难题。为鼓励纪录片的创作,鼓励竞争,提高纪录片创作的质量,台湾设置了许多专门奖励纪录片创作的奖项和基金会。它们成为台湾纪录片创作资金的一大来源,大大帮助了台湾纪录片的发展。不断完善的纪录片创作鼓励机制给了台湾纪录片工作者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1、金马奖。台湾最重要的电影奖。每年举办一次,设有最佳纪录片奖等与纪录片相关的奖项。得奖者可获得奖金新台币20万元和奖杯一座。从1962年到2000年,金马奖共举办了42届(1968年和1974年停办),其中28届里设有与纪录片相关的奖项,已获奖个数累计达46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