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陶瓷茶具书法的装饰美(1)

2016-04-26 01:04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浅谈陶瓷茶具书法的装饰美(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书法的艺术美与陶瓷特殊材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
[摘 要]书法的艺术美与陶瓷特殊材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本文针对书法艺术美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征,对书法装饰陶瓷茶具的装饰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寻找陶瓷茶具书法运用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陶瓷书法茶具的装饰美。
  [关键词]陶瓷茶具书法艺术装饰美运用
  
  书法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很早就被运用到陶瓷茶具上而成为充实陶瓷器皿装饰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提高,已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在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的提高,对陶瓷茶具的装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书法装饰陶瓷茶具因其独特的装饰美,将会倍受消费者的喜爱。
  
  一、茶具书法装饰的概述
  
  书法装饰茶具有别于图案装饰,书法艺术的装饰形式和手法变化巧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字体有篆、草、隶、行等,少则一字,多则长篇巨作,有的大笔挥洒,有的细笔勾划。图案虽内容丰富,颜色艳丽,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是它与书法比较,略逊色于书法的气势、内涵、蕴意。
  (一)寓意: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普遍的审美情趣,题写诸如“福寿康宁”、“福如东海”、“永保万寿”、“龙马精神”、“天道酬情”、“延年益寿”等吉祥勉励的词句。
  (二)抒情:结合茶具的实用性,为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普遍的审美情趣,借用诗词佳句、抒发作者感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茶具题写王昌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三)装饰:为进一步提高陶瓷茶具艺术的高雅格调及其艺术价值,在陶瓷上书写历代文人才子的佳作名篇。如:《赤壁赋》、《满江红》、《出师表》、《归去来辞》等;让名作名篇和书法这一独特的载体相互映衬,展现其艺术的魅力,为陶瓷文化增色。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记事(人):如落款和印章等。为增加收藏的趣味性,往往在茶具上加上落款和印章,比如景德镇制等印章,使购买者知道出处和名人制作的真伪。
  
  二、陶瓷茶具书法装饰美的表现
  
  (一)“势”的装饰美
  “势”有两种理解,一是形势,即书法字体的形势、姿势、线条的走势。二是气势,即作品给人的气势、感受。 “形势”。字的姿势,书法的美、字形美。形是靠线条来表现的,势依附于形,所以势是存在于线条之中的。线条在标准化的美术字空间中是毫无用武之地的,然而在个性化的书法中,它成了主角。在每一根线条通过提按、顿错、徐急和某些过渡性的技巧后,它不再是自我封闭、孤立的线条了,它犹如建筑中的一根柱子或者横梁,牵此一发,动及全身”。从整体看,重笔、粗线、浓淡相当于乐曲中的强拍音符,夺人眼目,给人眼前一亮的享受。而用笔轻、线条细、墨色淡相当于音乐中的弱后音符,若隐若现,又不夺亮点,另有一番风味。 “气势”。说到气势,往往联想到黄河壶口瀑布的气势,然而,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时,给人的感受比黄河水更丰富。你或许感到小桥流水,轻流漫淌,或如飞流瀑布,落于九天,或如林中老树,静谧安祥,或骇雷惊电,震撼环谷……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书家通过用笔的控制。
  (二)“意境”的装饰美
  意境美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景境惯通。书法装饰的意境美,是书法对陶瓷装饰的气势、神采、风味的高度概括。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中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显然神采作为意境的内涵之一,成为欣赏书法的标准之一。如果说神采是偏于的人的个性的话,那么韵趣是偏于的作品的格调。意境越高的作品,韵趣的价值也高。而这种高也反应出任的格调、精神境界的高。虽然意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到,这就达到了意境,正因如此,书法超越了文字,成为一种艺术。书法茶具的意境从神采、韵趣上体现出来,同时加上山水风景的衬托情与景的交融,表现高山之雄险、大海之宽博、蓝天之悠远,山水之俊秀、岁月之悠悠。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俏梅 齐皓
上一篇:道玄思想对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的影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