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2)

2016-04-28 01:00
导读:于是,在21世纪,不可忽略的是:多元文化的消费内容必然形成。传媒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主宰生活世界,耀武扬威的电子传媒高傲的仰着脑袋,


于是,在21世纪,不可忽略的是:多元文化的消费内容必然形成。传媒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主宰生活世界,耀武扬威的电子传媒高傲的仰着脑袋,驱使高智商的时代人臣服。当网络世界充斥人类生活的空间,人们从获取信息到判断是非以至举手投足都要依赖外在传媒时,大脑的思索主动性如何就难以度量了。


这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面对21世纪的传媒变化,人们在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上的确是无可阻挡的。首先,以电子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消费将成为中心,人们离书报更远,书籍和报纸、杂志藉电子传媒包括网络而实现消费,视觉阅读在足不出户中就可以实现。其次,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使地球村毫无秘密可言,个体可以瞬间掌握世界各个角落的大事小情,可以和不同的陌生人促膝相谈,任何人也可以在网络上随时造访自己,个体对多样群体与素昧平生的个体之间的交流将形成新的消费时尚。再有,阅读的分众、针对某一群体小众的阅读将更加明显,于是,传媒的对象精确化就无庸置疑,伴随大众化的趋向,精英文化的发展也势所必然。


无论人们喜悦还是忧虑,在可以预见的最近将来,传媒将在注重时尚、关心自然生态、参与时政、更为投入娱乐消费的方向方面创造新的公众消费主题。


我们无须担忧前景,但面对21世纪,不能不对传媒有所警醒。在稍稍伫足、回顾20世纪的传媒时,依然要承认,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帮助人类制造喧闹,并且不总是有利于人类的更为文明。认清这一点,也许对21世纪传媒的纯正发展有利。


1、比如急功近利的表现形态。虽然电视依然是国家宣传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显而易见的趋向是务实、争夺观众。比如电视传媒愈来愈看重收视率,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收视率当然是衡量节目的刚性指标,有多大的收视率意味着吸引力的大小,所以,把收视的高低做为节目的衡量尺度是有一定道理的。面临激烈的节目竞争,收视率的高低预示着节目的受众数量多寡,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节目的重要与否,进而又有广告的受众面丰盈与否,以至于广告收入的升降等等。收视率当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收视率对于电视台的节目生存有决定影响,重视收视率有充分的正当理由。于是。为了收视率,就上演了节目撞车,以至某一时段20余家同时播出一个电视剧的奇观现象。也许各个电视台都从中利益均沾?但实际上既浪费了时间资源,也暴露了传媒共同的缺陷。在激烈竞争的时

上一篇: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