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从古典园林艺术看中国传统审美形态(2)

2016-04-29 01:00
导读:以唐代兴庆宫为例,在长安外城郭东北、皇城东南面的兴庆坊,占一坊半之地。从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形与几何形平分秋色并和谐共融,北面的宫殿

  以唐代兴庆宫为例,在长安外城郭东北、皇城东南面的兴庆坊,占一坊半之地。从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形与几何形平分秋色并和谐共融,北面的宫殿区平面布置严谨规整,一条水渠贯穿宫殿和龙池,南部的龙池以及其东北部的小型假山则软化了整个宫殿的硬度,中国传统的建筑环境对称均齐的布局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礼制的产物、儒家伦理观念的物化。而园林作为这样一个严正的建筑环境的对立面,却长期与之和谐共存,体现了道法自然和中和的哲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家和道家这两种束缚和解脱的思想在我国文化生活领域的交融,也可以窥见古典园林辗转揭示出当时人们渴望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渴望重返自然生活的美好愿望。
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在造园中表现为造园目的,即旨在引导给人们一种感受:人与天地、景物有着感应关系,能够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正如白居易一诗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2、“气韵”审美形态的体现
  中国园林总能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无限回味的余地,体现了人生命中所向往的充沛的、饱满的状态和活跃、灵动的特征,这正是审美形态中气韵的体现。其典型代表是苏州园林。
  中国园林重于写意,西方园林重于写形。气韵往往是不可捉摸、无法量化的;而西方古典园林则生来就已经被量化、被确定了;正是中国园林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人神秘的、不可言状的感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山竹捧映的苏州园林,淡雅韵致尤如水墨画一般摇曳于春秋冬夏,江南私家园林就是要打破人为的东西,但又并非完全不顾尺度和分寸,而是更高层次上的掌控它们,做到看似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实际上有合乎完美的内在规律。充满了独特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正是这种存在于私园中的气韵使每座园林具有自己的性格和生命,在大一统的城市肌理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气韵的不言之言,正如汩汩暗流,将园中人与园中景微妙地联系起来,使二者产生内在沟通,让人留连忘返。《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传统思想认为最理想,最完美的。象是不具有形状的,最美的事物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样的大象’“大美”只能通过审美主体的主观想象去领会;只能依靠园林的“神格”“妙格”能格去体现去诱导。好的园林正应该像我们祖国的秀美山川那样,具有那种吸引人去想象、能打动人们去深思的内在精神。
  3、“意境”审美形态的体现
  意境是一种完全自觉自足的审美形态,它是个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它以形态为依据而又超越对象,达到主体心灵与对象形态的水乳交融,中国园林讲究意境,并由于其与诗画的综合性、三维空间的形象性其意境内涵的显现比其他艺术门类就更为明晰。园林中意境主客统一的极致是物我两忘。我国的颐和园正是这一审美特征的典范。
  当作为审美主体的自身与审美客体的

上一篇: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