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绘画的回归(1)(4)
2016-06-20 01:00
导读:即使是在20世纪末,弗洛伊德的艺术仍然基于以下的假设,即有意义的艺术应来自对于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的敏锐观察。他曾说:“由生活入手进行
即使是在20世纪末,弗洛伊德的艺术仍然基于以下的假设,即有意义的艺术应来自对于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的敏锐观察。他曾说:“由生活入手进行创造,这从未阻碍过我。相反,我感到更加自由,我能掌握主动权。我希望我的作品再现真实,但不是机械地再现。”(1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床上金发碧眼的女孩》,布上油画,1987创造了一种人人都熟悉的感觉,从而与现实联系起来,人们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安,同样也感受到了真实的力量。
艾莉森·瓦特(Alison Watt)和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是两位很有天赋的女画家,她们的画风与弗洛伊德很接近。瓦特的《冬天的裸体》选择了弗洛伊德很熟悉的题材,表现一个画室中的女性裸体;而萨维尔的《支柱》所展示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裸体,她站在窗台上,带有一些弗洛伊德笔下人物的畸形和怪异,这可能是受英国著名摄影家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所拍摄的女性裸体照片的影响。这两幅作品表明,尽管艺术家从来没有想过在现实主义的概念范围内进行创作,她们一定程度上选择了形成自身民族传统的艺术家作为样板(14),这实际上为她们在风格处理上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此外,菲利普·哈里斯(Phillip Harris)是一位重技巧而不重主题的画家,他在1993年创作的《浅溪中的两个人》非常接近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这类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它使人们看到,传统技巧在现代具象绘画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艺术家在传统的技巧基础上完全有能力控制外部世界,而且按照自己的目的塑造形象。
法国是一个有着现实主义传统的国家,即使是在现代主义流行的年代,法国仍然有很多艺术家从事现实主义艺术的创作。1979年在巴黎举行了“法国的艺术倾向展”和“三十年法国新艺术展”,这两个展览反映了具象艺术的回归。1980年,法国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塔塞特(Tasset)创造了“变异的写实主义”(metarealists)这一术语,塔塞特解释说,这是指一种既写实又采用形而上和超现实手法的绘画,画家常常在画面上把想象转化为现实物。与此同时,在法国艺术界,还有所谓叙述性具象(figuration narrative)、客观写实主义(realism objective)、梦境的具象 (figuration onirique)、幻想的具象(figuration phatas瞞atique)、异常的具象(figuration insolite)等等各种具象艺术风格,名目极为繁多,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以具象面目出现的现实主义的新动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大学排名 略论黄宾虹山水画的变与不变
现实主义美术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