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2016-06-28 01:03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当代戏剧,面临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处境。奇就奇在台上

当代戏剧,面临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处境。奇就奇在台上振兴,台下冷清。
当代戏剧的实际状况,不能笼统视为戏剧衰败。准确地概括,当代戏剧的特征是观众 稀少。不是没好戏,而是戏再好,也少有观众上门。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当代戏剧家艰苦拼搏,勇敢探索,平心而论,台上确实有所振兴 。从剧本到演出,从内容到形式,从发扬传统到紧跟新潮,从京津沪渝到南北省会,人 材辈出,好戏连台。许多方面超越前人,有的方面超越影视。为了争取观众,使尽千方 百计,却仍然改变不了门前冷落,与台上热闹形成反讽式对照。这种现象使人百思不得 其解。
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变换视角,有所发现。以一家之言,供学术探讨。
简而言之:当代戏剧观众稀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方式、文娱方式的巨大变 化。
戏剧的基本属性是剧场文娱、舞台艺术。观众须到剧场之内,舞台之下,与演出对面 交流。在信息时代之前,剧场舞台是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场所,到台下看戏是人们的时 尚。千百年来,一以贯之,几度促成戏剧的黄金时代。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进剧场看戏 仍然是人们的时尚。可与剧场舞台艺术分庭抗礼的只有电影。而电影也须观众去到放映 场所才能观赏。影院与剧场同等,当时都有观众踊跃上门。电影再发达,也未夺走戏剧 的鼎盛春秋。但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新纪元,潘多拉盒子大开,进入电视电脑时 代。当代人生活方式大改,文娱方式随之巨变,文娱场所必然转移。电视电脑的时代, 就是居室文娱,斗室文娱的时代。当代人坐在家里看电视,泡在网吧玩电脑,舒适自由 地饱览一切,用不着经常跑到剧场台下观看演出。而剧场舞台艺术的规律,又需要观众 到台下与台上对面交流。戏剧不同于影视,也不同于一切出版物。戏剧是三度创作完成 。一度创作,剧本;二度创作,排演;三度创作,汇同演出现场的观众参予来共同完成 。观众与演员对面交流,本来是舞台艺术的优势;过去这种优势如今反弹过来,成为舞 台艺术的致命弱点。普遍拥有电视电脑的当代人,决不会再象从前那样经常泡在舞台之 下参予戏剧的三度创作。尤其是现阶段十分浮躁的中国人,很难安心坐下来陪同台上演 员对面交流。我们一些专家只看到戏剧与观众直接交流是电视电脑不可取代的特色,却 没有看到这种特色正是舞台剧难以“拉拢”观众的根本原因。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当代戏剧的一度创作、二度创作都可与历代戏剧媲美;但三度创作——观众上座率, 无法与历代戏剧较量,更无法与时尚文娱竞争。时尚以居室文娱、斗室文娱为主;与之 辅助的,不是舞台艺术,而是另一极端——广场文娱。(球赛、体操、摇滚、人海庆典 、歌星大走穴之类)小则斗室,大则广场,浮躁的当代人爱走极端。中不溜儿的戏剧舞 台,俗称“一亩三分地”艺术,被小小斗室与巍巍广场挤压到时尚之外。
当代戏剧没有市场,却有赛场。戏剧市场很小,赛场很大。全世界最大的戏剧赛场在 中国。由政府主办,企业协办的各类戏剧节、艺术节、汇演、展演、评奖、颁奖,名目 繁多,剧目众多,就是观众不多。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戏剧象当代这样在台上自我热闹 !
好心人纷纷献策,呼吁戏剧进入市场机制,构成文化产业。戏剧界遵命照办,实践多 年而收效甚微。我深思:戏剧为什么不象电视、电影、书刊、出版物那样与商品经济, 市场机制一拍即合?我发现:戏剧本身不象电视、电影、书刊、出版物那样具有商品的 再生产力。再生产是利润的源泉,利润是商品的生命。影视、书刊、出版物,只要投合 市场,就可象滚雪球似地复制成不计其数的商品,达到所谓“一本万利”。然而,舞台 演出天生没有“一本万利”的繁殖力。舞台演出“一本”好戏,即使投合市场之需,也 只能一本一利。如要再获一利,就必须再演一场。付出万本才能获得万利。“万本万利 ”是商品之大忌。舞台演出这种性质,决定了戏剧的商品价值不高。即使在戏剧的黄金 时代,演出场次多,观众上座高,但经济利润仍然较少。旧社会,凡是单纯经营戏剧行 业的,只能成为小业主,从来没有戏剧大资本家。(同时代却有报业巨子,影业大亨)戏 剧界不出大亨,倒是大亨来养戏剧。中国的富豪,外国的财团,都是在多处发财,以其 余资养戏。我们建国以后,则由政府养戏。计划经济时期,养得戏剧几度繁荣。如今变 为市场经济,商品属性十足的影视、书刊、出版物,如鱼得水,迅速发展成强大的文化 产业。商品价值不高的戏剧,与商品社会很难融合。当代舞台演出,售票少,送票多, 送票也来者甚少。观众踊跃看演出,有之,也是个案;普遍演出是观众稀少。不演不赔 钱,少演少赔钱,多演多赔钱。甚至,戏越好越赔钱,不赔大钱不成好戏。
上一篇:海南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开发(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