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文人画家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因素、哲学、美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画家自身经历及生活状态也有一定关系。他们的个性或古朴拙雅、平淡天真,或孤傲清高、洁身自好,或沧桑豪放、癫狂古怪,但他们都注重才情、人品与自我修养,寄情于画,以画自娱。
关键词 :文人画家 人文关怀 修养 自娱
人文关怀意识形成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自东晋至唐,文人画由萌生至成长。汉魏之际独尊儒术的统一局面被打破,文人摆脱了思想禁锢,竞尚老庄,由孔荀的“山水比德”至老庄的“道法自然”,前者以伦理道德释山水特质,后者用心性抒发山水情怀,由社会性到“游于心”,由礼法、道德规范的束缚至人心的自由解放,这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身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正是人文关怀的体现。画家们在重返自然中导致了精神的觉醒,形成了审美意识的自觉性。第一批文人画家应运而生,如晋代顾恺之,宋代宗炳、王微,唐代阎立本、王维等,他们耻于“与诸工巧杂处”在于“公私使令,躬为猥役”,认为这些画工无创作上的自由。文人画家这种追求创作自由的意识把人的精神与自然的精神合二为一,是宗炳的“澄怀观道”与“畅神”之精神,也是王微的“神飞扬”“思浩荡”的精神。
自中唐至元末明初,文人画由发展至成,科举制为庶族文人打开了仕途之路,他们既入世又出世的生活方式,兼有儒、道、禅的文化思想,居官不忘林泉之致的审美要求,这些都使得文人画成为不受朝代更迭影响的艺术形态。此时文人画把对人的关怀、对人心的关注,提高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的高度,因此,文人画所绘之物不再仅仅为了观赏,而是画家生活、情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文人画家,五代的徐熙、董源、巨然,两宋的李成、李公麟、王诜、苏轼、米氏父子,元代的赵孟、钱选、高克恭等。从苏轼明确提出“士人画”(《东坡题跋》)概念始,文人画趋于成熟完善,董其昌是提出文人画概念的第一人,并在《画旨》对文人画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这时文人画已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重视内心表达,突出画面意味,玩味笔墨形式,喜平淡天真,强调诗、书、画、印一体,力图展现画家无限的才情、智慧与修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