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栏目制作的几点思考(2)
2016-07-09 01:08
导读:《穿越黑精沟》中翻越溪洞和巨石的一组镜头:反复抛扔、固定绳索、过湿滑岩面,攀野藤、越巨石,画面足以反映其情其景、其险其苦,此时若加一个主
《穿越黑精沟》中翻越溪洞和巨石的一组镜头:反复抛扔、固定绳索、过湿滑岩面,攀野藤、越巨石,画面足以反映其情其景、其险其苦,此时若加一个主持人或添加解说词,则显得画蛇添足,暄宾夺主。
而在黑龙潭憩息片断,仅以向导同期声介绍其传说又显得分量不够,则以解说词补充完善,使其完整。
三、注重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合理适度应用,丰富栏目表现力
这里讲的背景资料侧重于指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这些背景资料的合理应用,会十分有效地衬托主题,使节目丰富生动、系统完整、主题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西藏是藏传佛教发源传承的圣地,布达拉宫的雄伟,大昭寺信众的虔诚,那木措神湖转湖的艰辛……如果仅有这些主体镜头的串接,难以让观众对主题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此,笔者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大量藏民族文化、地理概貌等资料图片穿插其间。
一幅喜马拉雅山脉的卫星图片引出了“海拔3600米的拉萨是青藏高原上难得的一个小盆地,南端的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挡住了强烈的西南季风,使得这块藏南谷地成为宜农宜牧的藏族人民生活聚集地,也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中心”,从而展开了这座圣城的“记行”。
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严格的文物保护规定是禁止殿内拍摄的,为了弥补不足,笔者从网上搜索下载了大量佛像和宫殿内饰诸如唐卡、壁画等图片,应用在景物介绍上,达到了记叙的完整性,让观众从外到内欣赏领略了藏传文化的特异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