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大众审美品位及艺术需求的提高,开拓风景区和造园之事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应该是属于一种国家兴旺的现象。既然说是“开拓”,“造”,当然免不了人的愿望,而愿望则是社会意志、时代精神的传达,文化艺术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表现;自然;意境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手法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等艺术化的处理手段进行再创造,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本于自然而有高于自然。中国的造园艺术从一开始就视自然为师为友。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花,明晦的变化,空间的开合,无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描摹对象。这种艺术再现的特点在构建园林山水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全国各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叠山作品,一般不过八九米,无论摹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都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壕、洞、谷、悬崖、峭壁等形象的写照。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可以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这种真山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充分展现了高与自然的艺术手法。
水体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有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山与水的关系密切,山环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也反映的阴阳相生的辨证哲理。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的还故意做出一湾港、水口以显示源流脉脉、疏水若为无尽。稍大一些的水面,则必堆筑岛、堤、架设桥梁等。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之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