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主题旋律的调式分析研究(1)(2)
2016-10-10 01:07
导读:像这样的把中古调式融入到自然音体系中的主题旋律在交响曲中还是很多的,如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呈示部第一主题在b小调的基础上渗透了#F罗克里亚调
像这样的把中古调式融入到自然音体系中的主题旋律在交响曲中还是很多的,如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呈示部第一主题在b小调的基础上渗透了#F罗克里亚调式,中部第一主题#C和声小调和弗利吉亚调式相结合。第四乐章呈示部副部主题b小调和弗利吉亚调式的结合;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引子主题c小调和罗克里亚调式的结合、第一主题c小调和弗吉利亚调式、C大调的交替。第二乐章副部主题a小调和弗吉利亚、A大调的交替;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插部主题g和声小调和弗吉利亚调式的结合,第四乐章乐段主题bB小调和弗吉利亚调式的结合,第五乐章第三主题c小调和弗吉利亚调式、多利亚调式的交替。
由于肖斯塔科维奇常常在同一个主题内注入不同调式的因素,特别是加入了中古调式的音阶的特征音级,因此加强了他的音乐语言的民族色彩,因而又使主题旋律的调式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化。他特别偏爱降音级的调式如弗吉利亚调式、罗克里亚调式等。由上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降音级的调式往往会与作品中悲剧性的、阴沉的章节联系在一起,对此音乐情绪的章节来说,这样的调式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主题旋律内的转调
调式结构的不寻常会引起在主题旋律内的不寻常的转调,有时甚至会造成悬置调性。悬置调性这一术语是指用来描述一般带有短暂不清楚的和模糊的调性乐段。⑤它和无调性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它适用于调性作品的上下文中。无调性是指没有调性中心的音乐,它有组织地回避绝大多数传统所用来确定调性中心的音乐材料和手段。如调性音高材料、三度和声、属—主和声进行、导音到主音的解决、不协和到协和音响的解决等等,这些都是它所要避免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肖斯塔科维奇的主题旋律中的调式结构大部分还是比较明确的,由于大量的半音化旋律的音介入、三全音音程的使用、等音化、不协和音的未解决、悬置调性、和弦音和装饰音的难以区别等,造成其旋律调式结构中有半音体系和无调性因素的渗透,也可以看出肖斯塔科维奇在立足于传统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接受和尝试,创作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这一点上显示出肖斯塔科维奇深刻的思想精髓,形式上是可以简单的,却反映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作曲家既要服务于社会又要有自己的音乐追求,肖斯塔科维奇在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在其作品内隐藏着需要我们细心地去体会。如在第七交响曲呈示部的第三主题,就是个典型的悬置调性的主题旋律的例子。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文龙
如何弹好合唱伴奏
谈歌唱发声的方法纠正及艺术嗓音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