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砖雕是我国古代建筑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砖雕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它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外在装饰,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备受关注。人物丰富,百物具备的徽州砖雕艺术,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状态的同时,以其丰富精雅的艺术特征,融古贯今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中国古代砖雕文化特有的形态美,多元的构成美、深刻的意境美,这些特征让今天的人们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了古典艺术无所不在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 画像砖 文人画 文质统一 立象尽意
中国的砖雕艺术制作历史悠久,其最初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砖雕大多是些比较简单的模印花砖、地板砖,数量较少,纹饰粗糙。到了秦汉时期,砖雕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次飞跃,当时的“秦砖汉瓦”不仅形体增大,制作规整,纹饰也更加的丰富精美。如现藏于咸阳博物馆的秦代龙纹空心砖,形体巨大,纹饰华丽精致,画面龙形矫健,刻功精湛,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两汉时期的画像砖在造型、内容表现上则全面继承了秦代传统.除几何纹样、动物形象外,还有神话传说、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庭苑建筑等题材,风格古雅、内容丰富,迎来了中国砖雕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艺术高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砖雕在制作形式,内容表现都呈现低迷的状态,即缺乏汉代画像砖的浪漫活力,也不具有后世唐宋砖雕明朗豪迈的时代风格,处于停滞阶段。唐王朝经济基础雄厚,技术水平发达,经过魏晋数百年的沉寂后砖雕制作此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河南安阳修定寺与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唐代画像砖,纹样有层次丰富的莲花、宝相花、忍冬,生机勃勃的青龙、白虎,形态舒展的侍女、童子等,装饰活泼典雅,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宋代建筑样式倾向细致化、精巧化、繁缛化、纤弱化发展,砖雕也呈现出与之相同的特点:纤细、生动、精致,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元初。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级急剧壮大,出现了长期繁荣稳定的社会局面。砖雕艺术此期也再次迎来了它的黄金阶段。在明清长达二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地域的不同.风俗的各异,砖雕艺术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影响较大的有徽州砖雕、苏州砖雕、广东砖雕、河州砖雕、北京砖雕和甘肃砖雕等。在这些派别中,影响最大最负盛名的首推流行于安徽南部地区的徽派砖雕。
古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包括歙县、黟县、休宁、祈门、绩溪以及今天划入江西境内的婺源六县。徽州砖雕大都内容翔实,制作工整。比较而言:明代徽州砖雕风格上趋向古拙朴实,构图强调对称.通常是一层浮雕与浅圆雕相会结合,具有端庄、敦厚的特点。清代砖雕则更注重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及构图的完整性,并且画面层次丰富,风格具有繁缛精丽的特征。
整体来看.明清徽州砖雕大体上显示出文质一致、结构谨严、形象生动等几个方面的特征,下面我们通过具体范例来逐一深入认识徽派砖雕的这些特点。
一、“文”与“质”的和谐统一
文质的统一本来是个审美概念,“文”是对于对象外在形式审美属性的肯定,泛指一切形式的美,如华丽、绚丽、浓艳、精致等。“质”则是指对象的内容而言的。简而言之,“文”“质”统一实际上是说艺术品只有达到风格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致,才会产生美的形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徽州砖雕在形式及内容的处理上,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文”与“质”的和谐统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具体而言,徽州砖雕在题材的表现上.大都选择的是积极进取、健康活泼的内容来刻画,整个画面充盈着蓬勃向上的活力。如期望前途康庄、进官加爵的“九路通顺”、“封侯挂印”:祝愿身体健康、四季平安的“南山拜寿”、“鹿鹤同春”:寓意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这些题材在徽州砖雕中出现的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可见它们在当时是十分受欢迎的。对于这些内容的组织与刻画上,艺匠们往往能够根据主人对情节、形象的不同要求而选择则一种最为适合的方式来表现,使之与内容的要求完美结合,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如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故居的大门门楼装饰上,以浮雕、透雕的手法展现了“寒窗苦读”、“习文练武”等内容,暗示了主人早年的人生经历,而客堂的砖雕艺术则是围绕“修德延贤“主题展开.揭示其人生理想和道德追求,内容含蓄典雅,工艺技巧精湛。这种文质互融塑造出的典雅华贵、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在整个徽州砖雕中比比皆是,很有典型意义。
[2]《中国古建筑砖石艺术》搂庆西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唐珂.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