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作 者】黄文娟
【正 文】
1、新世纪之初的相似命运
21世纪之初,昆曲《牡丹亭》重获新生。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白先勇开始排演青春版“全本”《牡丹亭》,众媒体捧场宣传1年之后在台湾以及大陆公演,引起了千层浪,1时间盛况空前,甚至连上海的1些出租车司机亦因为《牡丹亭》而知道有昆曲。几乎在同1个时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悄然带着它最古老的剧目《陈35娘》第3次赴台湾演出,之后又与上海昆剧院的《牡丹亭》1起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的1系列演出活动。正如昆曲在台湾以及大陆的大学校园里风行1样,梨园戏同样是以其古典、雅致,内敛而富有张力的艺术魅力被越来越多的台湾观众喜爱。这两个传统剧目被台湾观众认可是基于它“全本”、“古本”的演出内容上。
如同1993年底至1994年初浙江昆剧团应台湾国际新象文教基金会之邀赴台演出时,剧目是由台湾方面事先派人前来选定了最有影响的传统剧目,并且要求剧目与演出方式尽可能保持传统风貌的情况1样,梨园戏剧团事先亦接到台湾方面的要求:剧目应该是最古老最传统的,并明确谢绝了1些艺术上经过明显“改革”的剧目。最后确定了以传统古本排出的3场102折《陈35娘》为主的演出剧目目录。以曾静萍为主角的梨园戏《陈35娘》无疑代表了梨园戏目前最高的表演水平,足以经受住台湾台北新舞台剧场里观众们的检验。
古本、全本传统戏在台湾的成功演出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梨园戏《陈35娘》因此也能与昆曲《牡丹亭》1样因为被人有意识地重新挖掘,得以在当下的文化空间中再现传统舞台上真正的连台本戏原貌,得以再现古老戏曲的艺术精髓,那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如果能够看到如梨园戏这样比较局限于特定地方影响的声腔、剧种的艺术价值获得了新的、更多、更广泛的社会承认肯定是件幸事。其实,今天艺术审美趣味已经多元化了,如果各地方剧种长期形成的美学特征与风格能够在当代的文化情境中受到尊重与认可,那么许多传统剧种就有可能在保持其特色时亦不失去生存的文化空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戏改的困顿:以梨园戏与《陈35娘》为例
宋末元初之际,泉州的民间戏曲吸收了南戏的剧目、角色、体制和演出形式,发展形成了梨园戏“小梨园、上路、下南”3个路子:“108棚头”的剧目。梨园戏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延续,如同泉州方言保持唐宋余韵那样1直保留着它自己严谨细腻、古朴典雅的表演风格。① 明清时期,虽然有弋阳高腔、昆腔、徽州腔以及青阳腔等外来声腔相继传入福建,但是在泉州地区,梨园戏仍保持绝对的观众优势。只是,道光之后即清末民初,随着当地高甲戏、歌仔戏的迅速发展(仅晋江、南安2县就有上百个高甲戏戏班),到了“210世纪310年代以后,梨园戏日趋衰落,到1949年戏班只有210个多个”。② 不过即使如此,也比建国之后到现在只剩下1个号称“天下第1团”(全国唯此1团)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要来得兴盛。③ 梨园戏在建国之前的式微,主要原因是由于解放前夕社会经济的衰落,而且在高甲戏、歌仔戏的冲击下,梨园戏不少戏班解体或改唱高甲戏、歌仔戏,以致梨园戏渐渐衰微。但是,在建国之后,没有得到恢复,则有更深层的原因了。
建国初期,经过“戏改”,恢复了地方戏曲,福建省于1953年组建了两个省级的实验剧团,其中1个就是由晋江专区梨园戏剧团改建而来的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梨园戏在建国初曾1度辉煌,根据蔡尤本等的口述记录本《陈3》改编而成的10出本戏《陈35娘》,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举拿下了剧本、演出、演员、导演等几乎所有的奖项。但相形于“1出戏救活1个剧种”的昆曲《105贯》而言,梨园戏《陈35娘》事实上远不如其来得有力量,足以让各地剧种剧团纷纷搬演其剧。因为,虽然改编过的《陈35娘》已除去了不少“落后的、封建的”成分,但仍只是1出爱情戏,不具有如《105贯》那样可以引申出的“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主题以及现实的教育意义。由于中国传统戏剧的改革是在1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环境里进行的,过于强调寓教于乐的功能,而忽视比较单纯的审美娱乐功能,以至于改革也导致了不少对传统戏剧的破坏。《陈35娘》在华东会演本中就被导演编剧砍得708落。另外,1956年与1958年福建省两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大会中,虽然梨园戏都参加了,但是成果都不太理想。其中1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梨园戏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不太适应当时“政治意识形态”要求的所谓“现代戏”。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从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是文化部召开全国第2次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并下达“开放禁戏”通知的8年,戏剧研究学者傅谨这样评论这个时期的戏曲环境:“中国戏剧经历了1次复杂的选择,经历了从战时体制向和平时代社会结构艰难的转变。对戏剧以及戏剧这个行业的功能整体上的认知,同样经历了1个转变。但这个转变并不彻底,也不稳固。……正是转变的不彻底,为中国戏剧未来发展的曲折历程埋下了伏笔。”④
所幸,新中国文艺工作者出于对人民的、大众的艺术的爱护,做了1些很有益的保护工作。由蔡尤本、许志仁、蔡维恭等众位老艺人口述记录下的口述本《陈35娘》2102出完整剧目的整理工作,倒是使得这出戏的传统戏文得以较完整地存留。
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在经历了“报复性”的“传统戏剧热”以后慢慢冷却至今,我们看到的是梨园戏并没有太大的动作。虽然福建省文化厅恢复了梨园戏剧团建制,并办班组织培养年轻的演员,还很快地重新整理演出传统剧目《陈35娘》参加庆祝建国310周年的演出,并于1980年应邀至香港演出《陈35娘》等1系列传统剧目。但是与昔日的3个路子、“108棚头”剧目盛况无法相比,1些剧目已经随着老艺人的辞世失去了恢复演出的可能。
3、台湾对梨园戏及《陈35娘》的重视
梨园戏在台湾源远流长,它比北管、乱弹、京戏来得早,在歌仔戏尚未成形之前,梨园戏已是台湾先民文化生活中的1部分了,龙彼得在《明刊3种之研究》中说,可能在郑成功治理台湾之前,台湾本岛已有梨园戏的演出。⑤ 《陈35娘》戏文在台湾移民的生活里,就如在隔岸的泉州1样深入人心,它已经是台湾本土1项重要的文化传统遗产。根据1982年台湾“文建会”举办的“民间剧场”南管戏演出的剧本所知,⑥ 台湾《陈35娘》演出本在很大程度上保存着光绪本《荔镜记》的原貌,仅是增加了1些宾白,这与大陆口述本的情况相近。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