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20世纪西方人类学对文艺美学方法论的影(2)
2017-06-21 01:03
导读:其次,也是对上文的一点补充,在20世纪初,即荣格关注原型批评的同时或更早,弗洛伊德及其影响下的“弟子”们也在人类学的文学应用层次丰富了这个
其次,也是对上文的一点补充,在20世纪初,即荣格关注原型批评的同时或更早,弗洛伊德及其影响下的“弟子”们也在人类学的文学应用层次丰富了这个知识谱系,因为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某个层面来说就是一种“人类学的运用”。在30年代,弗洛伊德撰写了一篇名为《摩西与一神教》的论文,其中提到在“1909年,当时仍在我的影响下的奥托·兰克接受我的建议,出版了一本题为《英雄的诞生和神话》的书。”③在这本书中兰克与弗洛伊德一样用“人类学方法”对《圣经》和古希腊的史诗神话中的英雄、国王的传说及生平等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个普遍的模式,即“出生——被抛弃——被穷人收养——长大后夺回王位”的类似的形式结构在摩西、卡德摩斯、赫拉克勒斯等人的事迹中普遍存在,继而指出了深层原因。(按:这似乎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型批评十分相似,而且有一些形式主义的色彩,如果将这些著作与维谢洛夫斯基对俄罗斯民间传说叙述模式的研究,或者是后来的热奈特、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比较是很有意思的。)弗洛伊德的人类学观点被诸多西方的人类学史所重视,不少学者都曾以他的理论架构来诠释具体的或是想象中的神话现象,如W·施密特博士的《原始宗教与神话》,尤为强调弗洛伊德建立在“俄狄浦斯情结”上的“图腾起源说”即“在食人肉的野蛮民族里,除了杀害父亲外,还食用他的肉。在此种情况下,那位残暴的父亲无疑的是他儿子们所畏惧和羡慕的对象。因此,藉着分食他的肉来加强他们对父亲的认同感,同时,每个人都经由此而分得了他的一部分能力。”(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施密特注意到了相关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释,如原始社会绝对的父权、诸子的谋杀以及图腾宴等,但对弗洛伊德论文的前面部分所涉及的“摩西模式”却视而不见,而这正是本文要强调的。同样,据笔者了解,许多综合研究人类学与文论的国内著作或者对此未提及或者并无可信的解读。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天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新论
中国传统
美术作品中的和谐思想探究